正文

第四章 为自己工作,不是得到就是学到(1)

点燃工作激情 作者:彭博


第一节 注重技能和经验的积累

如果一个人总是感觉自己得到的和付出的远远不成比例,甚至是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很少看到自己的得到,那么就会感到个人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从而磨蚀掉自身的积极性和热情,剩下的就只有倦怠了。

事实上,在工作中,相比较付出而言,我们得到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吗?其实,即便我们没有得到我们期望的薪水,但我们也在另一方面有了收获,两者中和,并没有什么损失的。

小涛读小学四年级,他一向学习很好,这次却拿了一张空白的零分试卷让妈妈签名。妈妈知道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就像往常一样微笑着以平和的语气问他:“小涛,老师让你把试卷拿回来让妈妈签字,你就让妈妈签字,这说明你是个听话的好孩子。那么,你能告诉我,这次的考试题目很难吗?”

小涛说:“不难呀。”

妈妈仍然不动声色地问:“那么,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你的考试卷是空白的吗?”

“哦,老师说,谁先交卷,谁就可以去打篮球,我很想去打。可是,按照我的速度,等我写完交卷,球场上必定没有我的位置了。所以,我只写了名字就去打球了。妈妈,那时球场上只有我一人,阳光又好,好愉快啊!反正考卷一定会发下来,回家再写也是一样,我是不会因此而落后于其他同学的。”

在这个分数被看得至高无上的时代,我们不能不佩服小涛的洒脱,这份洒脱就是源自“不是得到就是学到”的态度。因为他不在乎当时的分数,认为只要事后弄懂题目,自己就没比别人少学一点知识,反而得到了打球的机会。

而与之相比较,我们这些成年人却失去了这份洒脱,一颗心整日纠缠于得失之间,最后不仅没有得到更多,反而失去了更多。尤其是在职场上,总是对老板给自己的工资耿耿于怀,若是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就开始敷衍工作,混日子,结果可想而知。也许你会说:“如果没有钱,如何生存?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这种说法似乎天经地义。但是,你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金钱吗?

也许,你还会说,最起码也应该是“等价交换”吧,于是,很多人就把这一原则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来,认为老板给多少薪水,就给老板干多少活,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忘了,我们所在的公司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进行等价交换的农贸市场。它除了提供给我们一定的报酬,保障我们的生活必需之外,更是一个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争取更多成长的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果你对工作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能少做多少就少做多少,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那么,企业也就不会给你机会,你只能永远原地踏步,甚至被淘汰。

如果你是职场新人,抱着“不是得到就是学到”的态度,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只要你有心,什么事都做,什么苦都吃,那么,这些“积累”就会在你身上慢慢积淀成经验,积淀成智慧,积淀成能力。于是,你就比一般的人机会更多,进步更快,也更容易得到晋升的机会。如此看来,你即便没有得到更多的薪水,但是你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而后者明显比前者更有价值。

职场中,有些人在工作上多做了一点点,就跟领导邀功,还自以为精明。实际上,这种人最笨,因为这种行为会让领导觉得你就是为了争报酬,从而丧失对你的好感。聪明的人会积极主动工作,充分表现能力,而又绝不斤斤计较。可以这样预测,一年内有人工作勤恳主动,不计较得失,一年后,领导对他的态度肯定会大有转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