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AT&T归来(3)

总开关 作者:吴修铭


战役

消除竞争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我们这位未来的垄断者并没有将对手圈起来进行大屠杀,根本就没有将那些企业对手圈起来的可能。贝尔公司为完成自己的垄断大业,变身灭鼠专家,投放无数放置着喂过毒药的诱饵的捕鼠器,同时剿杀任何出现在他眼前的敌人,这样既让自己的敌人生不如死,又可以有条理地逐步将他们置于死地。贝尔公司所使用的捕鼠器就是律师和当地的法律法规,而他们的剿杀手法就是拖延战术和诉讼威胁,目的就是要使那些实力不如他们的电话公司分崩瓦解。有了1996年的那项法案,贝尔公司就可以一边吹着赞美竞争的小法螺,一边对竞争者大施狠手。自从AT&T公司解体以后,数十家“参与竞争”的电话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都想要在曾经的贝尔系统那数十亿美元收益中分一杯羹。同样推动这些公司诞生的还有当时的时代背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科技热,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也使得新公司更容易获得投资。然而,真正的发展还是在1996年以后,从那时开始,远程通信产业收益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了空前的巨大份额。

每家贝尔公司都为消灭当地竞争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威瑞森公司对付的是东北部的竞争者,贝尔系统的眼中钉微波通信公司最终不得不向它俯首称臣。不过埃德·惠特克领导的西南贝尔公司才是剿杀战斗中无可争议的王者,在1996年的时候这家公司已更名为SBC(西南贝尔通信公司)。1997年,《网络世界》(Network World)杂志在报道中写道:“比起其他(贝尔)公司,SBC公司手笔更大。他们聘用了整个律师团队,砸下了数百万美元进行游说活动,显然是想阻止当地电话市场产生任何实质上的竞争态势。”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十几年时间里,SBC公司不紧不慢、游刃有余地与那些竞争者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在SBC公司所进行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地面战中,游击式的战役是其特点,而其目的就是要取消1996年签署的法案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各贝尔公司纷纷效仿,以至于在各州首府和数以千计的当地行政区划内,竞争者公司在多次遇袭之后伤痕累累,奄奄待毙,只得后悔当初不该想着要从贝尔公司的盘子里抢食吃。一切还要从2003年的得克萨斯说起,当时首府奥斯汀的议会中总共只有181名成员,而SBC公司派出的在编游说人员就有将近百人。虽说这些官员口口声声反对政府调控,不过SBC公司和其他贝尔公司深知,要对付那些竞争公司,迫使当地政府就范是最为简便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末,竞争公司开始纷纷涌现,在SBC公司的活动之下,得克萨斯州政府决定在1995年的《公用事业调控法案》(Public Utility Regulatory Act,PURA 95)中添入对SBC公司有利的附加条款,最主要的改动就是为进入电话市场的公司设定了极高的进入成本。如果有某家公司想要进入电话市场,为哪怕是一位客户提供服务,该公司首先必须建造一个能够覆盖27平方英里内60%的住家和商户的电线网络。这样的要求就好比是如果谁要开办加油站,那他就必须先为该地所有住户铺设到加油站的公路,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除了凭借法规之外,SBC公司还有其他的招数。使用SBC公司线路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竞争公司,都需要在位于线路端点的“中转站”租下一个地方来安放拨号设备,然而法律虽然规定SBC公司必须向这些竞争公司开放租赁权,但却没有规定租赁费用的金额。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当位于纽约州北部地区中转站内10平方英尺的摊位要价1万美元一年的时候,SBC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同样面积的摊位却要50万美元。如果有哪家竞争公司想要寻求更为合理的价格,该公司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提起诉讼,肯定还无法避免上诉,而这些仅仅只是开始。

20世纪90年代末,电话产业的行业杂志上尽是关于类似的恶劣手段的报道。有一篇报道称,SBC公司派律师去恐吓某所小学的管理人员,就因为该学校选择了其他的电话公司。还有人说,SBC公司故意让某间放置着竞争公司拨号设备的摊位的窗户大开,以至于鸽子都飞进来筑巢,而鸽子的排泄物最后造成了设备故障。在其他情况下,SBC公司对连接协议完全不予理会,竞争公司不得不因此提起诉讼,这跟贝尔公司全盛时期的情景何其相似!联邦通信委员会接受此类诉讼之后,有时会对SBC公司或者其他贝尔公司处以罚款,不过这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一段时间以后,政府会以《舍曼法案》为依据集合一系列相关案例对贝尔公司提起诉讼,指控贝尔公司违反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调控精神,滥用自己在电话市场的地位、破坏刚刚打开的竞争局面。表面上看起来,这同20世纪70年代微波通信公司对AT&T公司的诉讼很是相似,小贝尔公司果然是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激活竞争的方式已经背离了20世纪70年代的做法,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联邦政府的法院对于反托拉斯法的贯彻执行也不像从前那么坚定不移了。法院一旦相信竞争的局面已然形成,尽管这种竞争可能只是名义上的,他们就不愿意再对所谓的“自由市场”指手画脚地进行干涉了。“威瑞森通信公司诉特林柯公司”一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有充分的证据明白无误地显示,威瑞森公司故意干涉竞争者的业务,这个案子一路打到了最高法院。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Antonin Scalia)代表大多数法官作出了判决,认为违反《远程通信法案》的行为并不在反托拉斯法的制裁范围之内,这与20世纪70年代备受AT&T公司折磨的微波通信公司得到的判决可是恰恰相反的。这次判决再次向我们证实,1996年通信法案所带来的最具决定意义的结果,就是将贝尔公司从反托拉斯法的风口浪尖上解救下来。

正当惠特克和其他贝尔公司的管理者忙着用破坏手段让竞争公司频频受挫,以此来完成消除竞争的陆上战斗部分时,他们的议院游说者和律师也没闲着,开始对《远程通信法案》发动空袭。在联邦法院的法庭上,贝尔公司几乎对所有共享线路的条款提出了质疑,有时候能够得到法庭的认可,有时候会被驳回,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贝尔公司将那些竞争者拖入了无休无止的烦琐又昂贵的诉讼中,这些竞争者永远都无法找到绝对合法的经营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诉讼本身就是目的。

虽然进行着这些烦琐的诉讼程序,贝尔公司并没有放弃自己对于权力的追求。2000年,威瑞森公司聘请美国前司法部长、曾经做过中央情报局特工的威廉·巴尔(William Barr)出任公司的总顾问,这位巴尔先生有他独树一帜的工作作风。有一次,联邦通信委员会的一位委员投了反对贝尔公司的一票,把巴尔给惹恼了,他冷冷地说:“我要阉了那家伙,把他那东西扔到罐子里。”

2000年,乔治·W·布什当选为总统,没过几年,贝尔公司的大部分愿望都变成了现实。尼克松政府和里根政府是真心要在通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而布什政府则并非如此;后者更愿意相信,竞争体制并非一定要有竞争者才成立。不到两年之内,联邦通信委员会取消了共享基础设施的规定,

遵循华盛顿特区上诉法院巡回审判庭的提案要求,联邦通信委员会决定不再要求贝尔公司共享电话服务设施的整个“平台”(线路、拨号设备和其他电话服务必需品),贝尔公司只需要提供“线路”即可。这项决定,使得所有竞争公司要将自己的拨号设备接入贝尔公司的线路变得更为困难。于是这个自1996年以来名义上具有竞争性质的市场如今又向垄断奔去。没有了共享条例,那些还没被贝尔公司逼得破产的公司实际上也离破产不远了。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贝尔公司的竞争对手一个接着一个,都渐渐由于不堪重负而走向了灭亡,而贝尔公司的发言人总是支支吾吾地向公众感叹说要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产业中生存下来是多么困难。在这样的产业中存活确实不容易,电话业中的竞争者最后就只剩下有线电视公司了。有线电视公司有自己连通各家各户的线路,在1996年的法案允许之下,他们得以在传输电视节目的同时传送电话通话内容,成了贝尔公司唯一无法消灭的竞争对手。不管怎么说,1996年的《远程通信法案》颁布之后的10年时间内,历史又进入了从前的轨道,贝尔公司又一次高枕无忧地坐上了电话产业统治者的宝座。想要在贝尔公司专营的电线系统引入什么“激烈”竞争,看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怜那些上当受骗的新兴公司,它们羽翼未丰就成了竞争理念的殉葬品。

不过,扫除了竞争,梦想还只是完成了一半。当时的贝尔公司已经不再满足于得到产业控制权那么简单了,实现重建贝尔系统的复兴之梦也已是近在咫尺。惠特克这次又走在了前面。1990年的时候,他手上还只有西南贝尔公司,是贝尔系统解体之后8家公司中规模最小的。而到1997年的时候,他购入了太平洋发展集团,拥有了该集团旗下在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中西部各州进行电话服务的多家地区贝尔公司。2006年,贝尔南方公司也被他收入囊中。至此,通过10年兼并,惠特克的新贝尔系统已然覆盖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

分久必合的电话帝国

不过,惠特克最重要的标志性胜利还是2005年对AT&T公司的收购,通过那次收购,惠特克的贝尔公司击败了威瑞森公司,成为各家贝尔公司中的王者。1984年的解体据说主要是为了将经营长途线路的AT&T公司与旗下的地区电话服务供应商分割开来,然而,SBC公司这次收购母公司的行为却很快取得了布什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认可,解体本身也因此失去了意义。“维持地区公司与长途线路运营公司的分隔局面,对现在的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好处了。”AT&T公司在2005年递交给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文件中写道。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威瑞森公司实现了对微波通信公司的收购,就像后期的罗马帝国一样,重生的贝尔系统形成了由东西两大帝国分庭抗礼的局面,威瑞森公司和AT&T公司(惠特克的公司拿到了AT&T这块金字招牌)共同统治着电话业,虽然不是一统天下,不过它们是电话业仅有的两大巨头。电话产业又可以实现垂直整合的经营方式,第二次主要的开放和竞争的时代落下了帷幕。这一次仅从1984年延续到2005年,甚至还没有从1894年到1920年的第一次竞争时期延续的时间长。 AT&T公司的名字标志着电话业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一局面,如今惠特克的公司继承了这个名字,像前者一样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通信公司。在荒野中流亡了21年的落魄王孙终于又登上了王位,AT&T公司真的回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