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日本人畸形说(2)

畸形的日本人 作者:(日)岸田国士


为了方便,我想通过与“生理畸形”(严格上讲包括“变形”)的对比来进行说明。通常,我们把由于先天原因或后天慢性病变导致的身体某些部位或器官外形发生异常变形叫做“畸形”(后天的称之为“变形”),它会使人体呈现出明显的发育不均衡、不协调。比如部分肢体发育过于发达或欠发达,肌肉突然隆起或凹陷,骨骼异常弯曲、缺失与增生,生理器官的挪位、膨胀、萎缩,器官局部坏死或功能障碍,关节活动不便或弯曲变形,皮肤病变,硬化等。精神畸形也可以像生理畸形那样进行分类,但是为了避免单纯罗列概念之嫌,在此我想开门见山直接做具体的阐述。

首先我想从一个极具启发性的事例讲起。我曾在一本眼科医学著作上看到过一种疾病,它叫“癔病性弱视”,也被称作是“外伤性神经症”。这种病会表现出很多症状,其中最引起我关注的是“视野狭窄”,它又分为“向心性视野狭窄”“圆筒状视野狭窄”“螺旋状视野狭窄”等各种症状。乍一看来,它似乎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眼病,其实并非如此。这是一种特殊的视觉障碍,得了这种病的人连正常视野范围内的东西都看不见。如“向心性视野狭窄”是指一定范围内视野从四周逐渐向中心缩小;“圆筒状视野狭窄”是指视野范围不会随距离的延伸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螺旋状视野狭窄”是指在视野测定检查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范围内的视野会逐渐变窄。

虽然说这种疾病在眼科医学上被称作“癔病性弱视”,但我觉得它首先应该归属为“畸形”的范畴。其实人们一般的精神机能,特别是思考方式、感受性、注意力等“心理机能”也存在类似的畸形症状。

通常我们会用视野广阔或狭窄来评价一个人。不过如若其狭窄的性质与程度过甚,可能就会表现出某种畸形症状。平时我们会接触到一些畸形的现象,比如考虑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做事爱认死理,生搬硬套,不懂变通;一旦痴迷于某事,对其他所有事情都不管不顾,等等。这些畸形现象都与“癔病”的症状非常相似,我们可以称其为“癔病性心理弱视”。

一般来讲,这样简单地进行横向比较是不科学、不可行的。但是仅仅用“恶习”“缺点”这类词来概括下面我将要讲到的我们同胞的独特性情是不充分的,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功能障碍,是一种奇怪的习惯,或多或少会给人带来厌恶和滑稽感,因此,在这里我笼统地把它们称为“畸形”。这虽不能和生理畸形一一对应,但希望大家能了解我这样做的意图。

归根结底,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找寻导致我们日本人今天这种不幸的根源。我之所以把日本人的这种性情称之为“畸形”,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与其他比如封建的、岛国的、形式主义的、不科学的、利己的、暴富的、小儿科的、野蛮的等反省词汇相比,“畸形”更能让人产生一种紧张恐惧感,让我们感到不能再自我安慰、不能再继续置身事外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