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日本人畸形说(8)

畸形的日本人 作者:(日)岸田国士


另外,对于那些把这种畸形自尊心简单地归结为封建保守性格的观点,我也不能认同。在此我想明确表明我的主张,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从道德的层面上来谈论这个问题。

很久以前,有一位现代作家在随笔中这样写道:电车上的一个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都蒙着一层日本人独有的阴郁,似乎还在静静地玩味着这种阴郁。这种表情“非常美妙”。很遗憾我无法把原话陈述出来,不过作者用诗人般敏锐的感觉与笔触描述的意思大致就是这样的。

几乎在同一时期,一位被誉为社会运动斗士的印度妇女来访问日本,在一次聚会上,我听到她这样表述自己对日本的印象:日本人的神情看起来非常疲惫。

还有一位德国学者在参观东京某大学时说道,从礼堂里听课的那些学生的表情中他感觉到一种异样。这让我又想起了一位小说家的事。据说他曾一度在某大学授课,可是干了不久便辞职了,原因就是感受不到上课的激情。他还笑着补充了一句:学生们的表情看起来就像呆鱼一样,实在是无聊透顶!

这些感想由于各自的立场不同而各具特色。然而,作为一副“人类的面孔”,现代日本人的表情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并不是以希腊雕塑或佛像为标准来谈论美丑的。简单来说,

日本人的面孔近乎畸形,它不是那种单纯的五官不齐整,它表现出的更多的是那种面无表情的精神状态。

比如说无故凸出下颌、忘记合上嘴巴、眼神漂浮不定、笑容暧昧、害羞时就假装不快、哈欠打的越大就越觉得痛快……也许我们不得不从这样的例子开始说起。

可能有人想说:太多余了吧。照这样的话,连抠鼻子也不行了?开玩笑!我们自己的事想怎样就怎样,又不妨碍别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可是,日本人不分场合地发出怪声还是让人感到有些困扰。“蛮声”一词的存在表明,我们对声音的文化性是给予了充分关注的,可不知为何,我们却到处都能听到奇奇怪怪的声音。特别是车站的广播,播音员故意那样说话,也许是他们觉得那样的声音非常美妙吧。在我国备受欢迎的文艺表演,包括音乐、戏剧,这种“不正常的声音”又有多少呀!本来,每个国家拥有自己独特的文艺表演发声方法是必然的。我国的一位访美使节在第一次听到西洋歌曲时觉得那简直就是一种“发疯的声音”,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当然,对于那些不习惯夸张表演形式的人而言,卡门可能就是一个疯狂的女人吧。同样,法国的一名青年记者在看歌舞伎时这样对我说:“虽然我听不懂歌词的意思,可根据声音和曲调判断,我想那一定是些不会发人深思的东西。”我明白他这样说是想从这一侧面批评歌舞伎的封建性,不过我也没有反驳他:如此说来你们的歌剧又如何呢?我知道那毫无意义。我必须表明我的感受:既然存在男性花旦,那么以他为代表的日本戏剧的怪异就不是仅仅冠以“怪异之美”可以了事那么简单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