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 摘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作者:张明帅


书摘1: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为人处世虽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自高自大,不要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从而高看自己,小看别人。做人要谦和、宽厚,千万不可恃才傲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自以为是、恃才傲物的人。他们自以为懂得一点就夸夸其谈,其实这样的人很可悲。他们显示的其实正是他们所缺乏的。这则故事教育我们:为人处世一定要低调、谦和,切忌妄自菲薄或自视甚高。

书摘2: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平常人的风度,是与其修养、学问密切相关的。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学佛之人宠辱不惊、宽容大度,因为他是禅师。

一位哲人曾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后脚跟上。这便是宽容。宽容是一种修养,学会宽恕别人,就是学会了善待自己。怨恨只能让我们心灵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宽容大度,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和解放。

书摘3: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换个角度看待,也许会发现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缺,最值得羡慕和珍惜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我们不可能事事都顺心,面面都满意。人生在世,总是对这不满,对那不满,抱怨这个,埋怨那个。人的欲念越多,就活得越痛苦。佛教劝人消欲,是为减少因欲念带来的痛苦。

书摘4:

在情感与理智之间该如何决断?在忠贞与背叛之间该如何取舍?没有标准答案,唯一的答案只在自己心中。每个人都会为他所做的事情负责,如何取舍是一件难事,但也非一件难事。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

书摘5:

人们孜孜以求的缘,或许终其一生也得不到,而不曾期待的缘反而会在淡泊宁静中不期而至。有缘分的人固然是幸福的,没缘分的人也是一种无奈的美丽。爱一个人不一定非要与其长相厮守,想他、念他、祝福他,已经足够。

书摘6:

每个人都会经历或大或小的挫折,在挫折的人生路上,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芸芸众生,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才谱就了人生那首平凡而又动听的歌。

书摘7:

何谓佛?佛就是博大的爱和无私无畏的奉献。修行的过程就是施洒博爱仁慈的过程,一个人胸中充满对万物的怜悯之心和爱护之心,肯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奉献给最需要它的生命,他便可拥有一颗佛心。

书摘8:

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事情,比如吃饭喝茶、合掌行礼等,在这平凡的点点滴滴之中,都蕴含着禅的妙谛真言。人的悟性之花,也只能从他的具体生活之土中生长出来。悟道禅师是一个高明之人,能敏锐地抓住人的悟性在生活中电光火石般闪动的刹那,给以醍醐灌顶的一击。试想对于一个卖饼的人来说,还是什么契机比饼更合适、更能引起他的疑情,使他去想、去悟呢?所以,平凡的生活之中自有无限的精彩在其中。但这无限的精彩,需以一颗平常心去体贴、去领悟、去把握。

书摘9:

在禅者看来,野鸭子并不在我们之外,万物同根,动静如一,久暂一理,是真正的禅境。百丈说野鸭子飞过去了,就是把野鸭子当做相隔的外物,来与去成了心下的计较,禅心也就在这样的计较中迷失了。马祖的用力一扭唤回了百丈的自性,这突如其来的疼痛使一切计较分辨都来不及生起,只有对自性的真切感受。

书摘10:

禅,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禅宗主张凭直觉去认识人的本来面目,去体现宇宙的真理。贪婪和执著等无明阻碍我们,成见、偏见和虚伪蒙蔽我们,般若的光明性被尘封,智慧无从流露,本性渐渐迷失,以至整个人陷入到众多烦恼与痛苦的包围中去。修禅可以带给我们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带来喜悦和自在;修禅能启发性灵,从而拥有默契超脱的精神生活。

书摘11:

当我们在深陷缺憾恐惧的情绪而不能自拔时,该如何认清什么是真实的?又怎么分辨什么有益?我们该如何真心地交谈聆听?解决的办法是,在相互沟通时保持正念觉察和坦率。这些方法是心灵之友,与人交谈时即可借机练习。两人或两人以上聚会时,也可用以下方法做正规的人际禅修,进行正念觉察的对话。

书摘12: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你能生万法?”修道者的心湖怎么会那么清净呢?因为人心像池塘的水一样,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被烦恼无明的风掀起了波浪,污染了清净水性。这就与“问渠哪得清如许”一句的隐义契合。

树有根,水有源,只要心中的本源清净,不断把活泼的清净水流出来,塘水就可以永葆清净。什么是心中的活水呢?就是般若智能、心中的慈悲、心中的清净、心中的菩提、心中的忏悔、心中的惭愧、心中的信仰、心中的禅定。假如心中能恒常不断地流露出智能、慈悲、清净、菩提、忏悔等,心海就会非常清净、美妙。如此便“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摘13:

在时间是瞬刻永恒,在空间则是万物一体,这就是禅的最高境地。需要注意的是,瞬刻即永恒,却又必须在某一感性时间之中。既然必须有具体的感性时间,也就必须有具体的感性空间,所以也就仍然不脱离这个现实的感性世界,但是经此“瞬刻永恒”的感受经验之后,其意义和性质有了根本不同,已经获得了真知灼见。

书摘14:

王维的诗句备足了诗意禅意的体验和感受,幽深清鲜,飘逸旷远,非仙家妙手所不可为。作为山水诗人的代表人物,王维在他的诗中,往往水到处山色空明,山绿时万状水烟。正如后人所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他的诗中,眼前一切如山水、静林、苔藓、槐荫、柳絮、小径均有佛法禅意。以酒助兴,忘怀于山林野道,幽涧清泉。采叶以觅佳句,得雪以望孤峰。兴致所至,蒲花柳明,春笋秋菊,月白如囊萤映雪,凝寒时野舟自横……

书摘15:

坐禅可用于治疗身心症和神经症,如睡眠障碍、头痛等顽症,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一些针灸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病症,用这种方法能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消除现代人的不安,充实气力,提高机体生命力。同时,对运动内伤有自然自愈力,有些效果甚至是医学治疗起不到的。坐禅最大的益处是有助于消除现代人的压力,现代人的疾病一大源泉是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坐禅的本质是消除不安和压力,压力下降,人能吃好、睡好,自然能提高身心的适应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