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录 01

绅士与无赖 作者:(美)乔·诺塞拉


第1章 “成交时机到了!”——“油神”布恩?皮肯斯的并购大战

如果布恩?皮肯斯这次能够并购成功,它将是所有交易中规模最大且最为大胆的一次。回报潜力巨大,风险同样也大,并且每个人都在看他是否会摔跟斗。

“成交时机到了!”——“油神”布恩?皮肯斯的并购大战

《德州月刊》(Texas Monthly),1982年10月

第2章 斯蒂夫?乔布斯的假面真相

凡成大器者,几乎皆为生活在把我们这些凡人禁闭其内的篱笆圈之外。他发明了iPod和 iTunes在线音乐商店,他说服主要的音乐品牌同他共担风险,他令人惊叹不已的演技和营销才华,或多或少凭他一己之力把在技术上很失败的苹果公司改造成一家史上最酷、最迷人、最嘻皮模样的电子消费产品公司。他还努力表现出一个漠视金钱的高人形象,这是事实吗?

斯蒂夫?乔布斯先生的“第二春”

《君子》(Esquire),1986年12月

破损的IPod带来的“好运”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06年2月4日

“薪酬大盗”丑闻中的乔布斯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07年4月28日

第3章 美国 “全民炒股” 的疯狂岁月

看起来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是不?——就是那段疯狂岁月,当时的股市看起来好像涨势永远不会停止?这次牛市第一次让众多的普通美国人把钱投入其中。股市,这个长期以来富人的专有领地,正被民主化。许多美国人把钱从一个有管制的银行储蓄帐户,转移到一个全新的,未受管制的货币市场基金上——在那个通货膨胀率很高的年代,这可是我们可做的唯一明智之举。接下来,一旦牛市发起飚来,把货币市场基金帐户中的钱,挪到共同基金帐户中去。上世纪80年代,共同基金正是大多数美国人所选择的投资工具。稳妥地说,黑色星期一,将宣告这段疯狂岁月的终止。又有哪些人物将留名呢?

富达投资集团的疯狂岁月

《君子》(Esquire),1988年2月

第4章 “垃圾证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为什么被减刑?    

每个人都喜欢迈克尔?米尔肯,但大多数人对他也感到有点不自在。他精明而又质朴,专注而又令人难以琢磨。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他的贪婪超乎想象。

“垃圾证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为什么被减刑?   

《GQ杂志》1992年12月

 

第5章 首位推动中产阶级投资股票的华尔街人士——查理?梅里尔和他的后代

在美国,我们的国王都是白手起家的。他们出身平凡,不知怎么却能够抛开过去,把自己塑造成伟人。他们前进的动力来自他们的才华,来自他们对金钱、名誉、成功或所有这些因素的强烈而且不屈的渴望。他们不仅引领各自创立的行业,同时也是各自家族强有力的族长,如果说某个美国家族的故事始于其家长式人物的兴起还是很容易的话,那么还有一个更难、更有趣的问题:他们的后人又是如何挣脱其一度钢铁般掌控,又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来回应或反抗家长所过的那种生活方式呢?

查理?梅里尔和他的后代们

《GQ杂志》,1994年10月

第6章 邪恶的律师和致命的“大规模诉讼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大规模侵权诉讼案在规模、范围和胆魄上得到扩张,它们已经变为一头需要定期喂养的怪物了,越来越多的原告律师已经开始把大规模侵权诉讼官司作为其执业的基本业务。这些律师还在积极寻找可籍以提起大规模诉讼的产品。今天这种产品是隆胸产品。明天可能是植入型避孕药品。后天,可能又是另外一种产品。

让企业闻风丧胆的“大规模诉讼案”

(原文发表于《财富》(Fortune),1995年10月16日、10月30日)

仇恨:律师的天性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06年7月2日

第7章 班氏家族变迁史——道琼斯公司和《华尔街日报》因何易手默多克?

很长一段时间——事实上有数十年——公司管理层与拥有公司的家族之间的关系运作良好。尽管她的探寻起先可能还算是单纯的,但也已经激怒了她许多亲戚,让公司管理层感到扫兴,并使得全美一个家族和一家公众公司之间最和谐的关系,首次产生了一丝裂缝。最终,这一裂缝可能对公司管理层,或其所有者,甚至同时对二者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他们的疏忽,班氏家族已经丧失了拥有道琼斯公司的权利。

心怀不满的女继承人引领道琼斯公司的反叛

《财富》(Fortune),1997年2月3日

一个家族对道琼斯公司善意的疏忽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07年8月4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