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制造现场体验(3)

乔布斯的魔力演讲(珍藏版) 作者:(美)卡迈恩·加洛


告别铅笔

我们从小就被训练记笔记,而不是集中注意力思考并消化学到的知识。真是遗憾。你的行为应该吸引观众的注意。(提示:项目符号不会吸引人的注意,只会诱导人们做笔记。当你在屏幕上打出项目符号时,你就是在告诉大家“把这个写下来,但现在并不需要真正理解它们”。)人们去看戏时,就不会记笔记,但它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塞斯·戈丁

制作乔布斯式的幻灯片能够让你鹤立鸡群,因为像他那样制作幻灯片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你的观众会因为你与众不同的做法而感到惊讶和喜悦。在我们讨论乔布斯如何制作这样的幻灯片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他为什么这样做。乔布斯是禅宗信徒。据杰弗里·杨(Jeffrey Young)和威廉·西蒙(William Simon)两位传记作家说,乔布斯在1976年开始修习禅宗佛教。1991年他和劳伦妮·鲍威尔(Laurene Powell)结婚时,主婚人就是一位禅宗佛教徒。

禅宗佛教的核心原则是一个叫做“简素”(kanso)的概念,意思就是简单。雷纳德说:“日本的禅宗教导我们,用简洁的方式可以表现出美感,有力地传递信息。”简洁、摒弃烦琐是乔布斯在产品和幻灯片中都包含的一种设计元素。事实上,他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都和禅有关。

1982年,摄影师戴安娜·沃克(Diana Walker)拍摄了一张乔布斯在自家起居室的肖像。房间很大,有一处壁炉和落地窗,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木地板上有一小块垫子,乔布斯坐在上面,旁边是一盏落地灯。在他后面放着一台唱片机和一些唱片,有一些散落在地板上。乔布斯肯定买得起家具,照片拍摄的当年,他就已身家过亿。乔布斯把同样的极简美学带给了苹果的产品。在《撬开苹果》一书中,利安德·卡尼写道:“苹果公司设计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简化。”

卡尼写道:“乔布斯对技术本身从来不感兴趣,他从不在产品中加入那些不必要的、华而不实的特性,不会因为这样做很容易就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融入产品里。恰恰相反,他总是把产品复杂性一层层剥去,直到它们变得尽可能简单、易用。”

苹果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初刚成立的时候,需要借助广告在普通消费者中间激发他们对电脑的需求。坦白讲,这些普通的消费者看不到自己对于这些新设备存在需求。卡尼说:“这些广告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写就,没有一点术语,但是其他电脑广告却充斥着这种术语。苹果公司的广告毕竟是在试图吸引一个完全不同的市场群体—电脑爱好者(而非专业人士)。”乔布斯自那时起,一直让苹果公司向外传递的信息保持简单的特性。

颇具影响力的德国画家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曾说过:“简化就意味着把不必要的东西去掉,从而突出必要的东西。”通过在产品和演讲中去掉烦琐、多余的信息,乔布斯达成了终极目标:易操作、清晰明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