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消费能力的差别与价格歧视策略(10)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作者:(日)吉本佳生


B类型的手机用户选择节约通话费用的资费计划,通话费用为1.2万日元。其中7500日元的免费通话费用与基本费用相抵消,最终话费的合计金额为1.2万日元。如果B类型的手机用户选择节约基本费用的资费计划,那么即便有免费通话额度,其所需要支付的话费总额也将高达2.4万日元,所以如果只有节约基本费用的资费计划,B类型的消费者就不会选择了。

通过对上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提供免费通话服务的情况下,通信公司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但现实中的情况却更加复杂。因为免费通话服务有时还能够起到增加通话时间的作用。但即便如此,多家通信公司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通过提供免费通话服务等形式而产生的降价竞争的确给消费者带来了实际利益。

日本的通信公司所推出的免费通话时间累积服务,实际上是有一定限制的。比如说,au公司的免费通话服务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没有用掉而累积下来的时间却有上限,也就意味着无法将没用掉的免费通话时间无限期地累积起来。

没有其他选择的手机用户只能承受高额话费

手机的资费体系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在大量的资费计划之中还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优惠服务,比如说,与亲人、朋友、恋人或家人等特定对象之间的通话优惠服务。可以事先指定几个人加入其中,享受优惠的资费计划。这也是通信公司下大力气宣传的卖点之一。

手机的话费优惠服务,又分为基本费用的优惠和通话费用的优惠两种。接下来,我将以通话费用的优惠为例,分析一下这种策略的效果。并且对NTTDoCoMo和au之所以会采取这种优惠服务的原因加以说明(日本软件银行的资费体系和优惠服务将在第九章进行分析)。

针对亲人、朋友、恋人和家人等特定对象的通话优惠服务,实际上也是企业所采取的差别定价策略的典型例子。对于那些通话时间对通话费用有十分明显影响的通话,在定价上就需要尽可能地低(推出优惠服务)。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使用手机进行的通话分为以下两种:“①与朋友、恋人、家人之间的通话;②工作上的通话”。通信公司对这两种性质不同的通话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在降低通话费用时,两者分别能够增加多少通话时间。

前者的情况下,一旦通话费用降低,即便可以明天再说的话也会因为不在意话费而继续闲聊下去。相反,当通话费用过高时,通话的时间就会明显减少。

后者是工作关系上的通话,为了把工作的内容说清楚,必须通过电话来联系。即便通话费用很高,在通话时间上也没有多少缩短的余地。

了解消费者心理的通信公司,对于那些降低话费之后就会增加闲聊时间的“与朋友、恋人、家人之间的通话”,会通过推出优惠服务的方式来降低话费,尽可能地让用户增加通话时间。另一方面,对于就算通话费用上调也极有可能无法缩短通话时间的“工作上的通话”,就尽可能地设定较高的资费标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