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女人心细,读懂男人心底的秘密(9)

写给女人的私房书 作者:高菲


耐心点的男人或是比较成熟的男人都会坚持下去。他们烦躁是因为这种行为他们实在不能理解,更不喜欢这样浪费掉时间。虽然这对女人来说并不是浪费。其实男人对这个女人本身或是逛街本身并没有意见,毕竟正常男人都喜欢带着自己光鲜靓丽的女友向人炫耀,这也是男人的魅力和实力的体现。

只是女人们了解了这一点,就应该学会智慧地和男人相处,不要因为他的焦躁和不耐生气,因为他并非对你有意见,多关注下他的感受,别把他逛得太累或者掏光了他的钱包;出门前也问问他想买点什么;学会策略性地购物,尽量让你需要的在中间买,他需要的在开始和最后买。这样陪女人逛街这件让男人无比头疼的事也许就能让男人不再如此痛苦,甚至能变成一种快乐。

做家务即使社会发展了,女人的地位提高了,她们当中很多都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男人对家务的态度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似乎依然认为应该是女人来承担大部分家务。

在男人看来,家务无非就是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虽然他们不愿意干,但是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不明白女人怎么能整天抱怨干家务很辛苦。而事实上他根本想象不出来家务有多么繁杂而乏味。偶尔让他换个灯泡,修个马桶还行,他至少还能体会点成就感。让他做其它的事,如果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要是知道怎么炖排骨就会被无数人赞叹,而一个女强人要是不会做红烧鱼,必定被大部分人认为她不是个称职的女人。家务谁也不喜欢做,但是女人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的。家务总要有人做,如果夫妻二人都不做,被嘲笑的一定是妻子。其实女人做家务也并非十分反感,只要男人能够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了解女人做家务的辛苦。

男人在抛弃了一部分做家务的职责时,并没能真正意识到女性同胞在这方面做出的牺牲,这才是男女之间的真正矛盾。现在社会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辛苦工作养家,而下班谁都需要一顿丰盛的晚餐和舒服的热水澡,然后钻进温暖的被窝拥抱所爱的人。当现实摆在眼前,总有一个人要做的时候,男人会很顺理成章的找出种种理由逃避或拒绝。现今这个社会中做家务的男人越来越多,不会做家务的女人也越来越多。最直接的原因是女性在家中的经济地位的在提高,次要原因是“供求关系”,男女比例为118:100.

当男人不得不做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复杂的,女人应该给予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大可把他当成小孩子,连哄带骗也可以。

婆媳关系有人说婆媳是天敌。两个女人抢夺一个男人的战斗,战况之复杂惨烈实在难以想象,而往往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中间这个男人,这就是传说中的夹板气。当两个女人同时需要一个男人的时候,你希望他如何选择?所谓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再加上道德的约束、爱情的枷锁、舆论的散播,捎不留神他就会“万劫不复”(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男人头痛的关键在于他面对的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人,一定要他偏袒哪方都是艰难的选择,因为他无法衡量。男人根本就不愿面对这种选择!想要婆媳相安无事,亲如一家是非常非常难的。男人只希望最少脸面上过得去就行,日常不闹别扭,没有口角,重要场合相敬如宾,最重要是一致对外,决不内乱。

如果一旦婆媳间闹起矛盾,这是男人最不希望面对的局面,很多男人调节无效就开始焦躁不安,要么自己选择逃避战争,要么夹在两个女人之间成了可怜的炮灰。其实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虽然这是女人的战争,但是这个男人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才有了“双面胶”的说法。男人如果能做好双面胶,当好婆媳二人的黏合剂,那么其实最大的受益人是他自己。毕竟这两个女人都是最爱他的,所以婆媳关系好不好,关键是看男人聪明不聪明。不过女人最好也应该明白,男人在婆媳关系中其实是很无奈的,不管他是“无为”或是“偏袒”都是很被动,这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他不爱你。

面子面子这个东西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尤其是中国男人的特色。男人爱面子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显然以前男人的面子更重要,也更真实,因为过去中国男人是妻子的天。而到了现在,面子成了男人最后的一点阵地,他们宁愿“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愿意真实地面对现实。有太多男人在外面穷撑面子,宁愿回家跪搓板,睡地板,也要在外面对妻子抖威风。这种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在我们这一代的表现虽不如上一代那么明显,但对我们来说还有很深的痕迹。

最可恨的是有些男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当众跟妻子翻脸,他们为了自己的面子竟牺牲女人的面子,并且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想想实在可恨,难道只有男人有面子,女人就不需要面子吗?现在又不是女人需要仰仗男人的时代,凭什么这样对待自己?估计很多妻子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其实男人爱面子无可厚非,不过怎么维护就有待商榷了。想必大家都看过,男人在男人的圈子里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有时候这也不是他们的本性。他们不愿意被自己的哥们儿、朋友看扁,不想被嘲笑,只能做出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想想男人也挺可怜的。而对女人来说,丢他的面子就是丢自己的面子,哪个女人也不愿意自己老公被人嘲笑。要做到皆大欢喜需要两个人的默契,而做好这一点是需要点时日才行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