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成在胸怀小成在德才(1)

严介和新论语5:成功才德胸 作者:严介和新论语编委会


醒世颠覆新论语

高端的人,胸怀是衡量的第一标准;中端的人,品德是衡量的第一标准;低端的人,才能是衡量的第一标准。

论语解读

关于如何选人、用人,首先应该发现人,不发现怎么选呢?选了如何用?我们选人总的来说,标准是:高端的人,胸襟作为衡量的第一标准,不存在有德有才。有德有才又有胸襟的人很少,能够当领袖的人,德与才都是可以,多大的胸襟做多大的事情,或者是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情。心地要善良,胸怀要宽广,这叫胸怀、胸襟。高端的人,胸襟作为衡量的第一标准,这一条达不到,德与才不考虑。

中端的人,德作为考虑的第一标准,德如果不好,不谈胸襟也不谈才。低端的人,才作为衡量的第一标准,才如果不行就不谈道德,也不谈胸襟。准确地说,高端的人是胸、德、才,中端的人是德、胸、才,低端的人是才、德、胸。

高端的人,胸是第一位的;中端的人,德是第一位的;低端的人,才是第一位的。这就是创新了老子的《道德经》,有德有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过去穷的时候人德行不好,而教育不那么普及,缺德缺才的人太多。人不穷,德行越来越好,教育都普及了,现在80后有德有才太多了,包括70后,德才兼备有什么用?德才兼备有几个能做成大成的?这就告诉我们德才兼备的时代又过去了,没用了,有德有才做不了大事又不能做大事,成不了大事有什么用?这就告诉我们做大事要胸怀,做中等事情要品德,做小事要才能。

共鸣语录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

——木村久一

人类的生活对于德,正像对于才一样,无疑是一个最终的考验,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都需要它们。

——巴尔扎克

庄严和高贵的气质,只有蕴藏着豁达和崇高胸襟灵魂的人才能表达出来。

——狄更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寒冷的季节,众树凋而松柏青翠依旧,引申指越在艰苦中越能见人的品格。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人在智慧上应该是明朗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海燕

旁敲直击

六尺巷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了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移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移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