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华罗庚:“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2)

清华传奇 作者:吴清军


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对这段日子有清晰的记忆,她说:“尽管是寒冬腊月,华罗庚依然趴在账台上计算。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

华罗庚晚年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说:“那个年纪正是我接受教育的时候,但是一个‘穷’字剥夺了我的梦想,为了活命,我在拼命挣扎着,顽强坚持到了18岁。”

一个小小的发现与清华结缘

1928年,经人说合,18岁的华罗庚和吴筱元完婚了。结婚后不到几个月,瘟疫开始在江苏金坛县肆虐,华罗庚的母亲被瘟疫夺走了性命。没过多久,华罗庚也染上了瘟疫,每天处于昏迷状态。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华罗庚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在这场和病魔的斗争中,他的一条腿残废了。但他并不悲观、气馁,而是顽强地发奋自学。

一次,华罗庚意外地发现著名的数学家苏家驹教授一篇关于五次代数方程求解的论文有问题,一个十二阶行列式的值算得不对。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投寄给上海《科学》杂志社。第二年,这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

当时,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偶然看到了这篇文章,为华罗庚的才学深深地吸引,随即打听华罗庚的下落。费尽一番周折之后,熊庆来终于从江苏籍的教员唐培经的口中得知,华罗庚并不是什么大学教授,而是一个杂货店里的自学青年。熊庆来抛开各种条条款款,破例聘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工作。

华罗庚来到清华大学之后,起初在数学系当助理员,主要负责收发信函兼打字,并保管图书资料。在工作的同时,华罗庚坚持自学,抽时间跟学生一道去教室听课。他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还养成了熄灯之后仍能看书的习惯。他在灯光下看书,只要看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开始思考。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大学全部课程学完了。熊庆来对华罗庚非常重视。1933年,华罗庚被破格提升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教,两年后升为讲师。

1936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推荐下,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当时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听说华罗庚在清华大学很有名气,于是对前来深造的华罗庚说:“你如果真有传说中那般神奇的话,在两年之内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华罗庚回答说:“我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获得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两年的求学生涯中,华罗庚集中精力研究了堆垒素数论,还对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了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

1938年,国内的抗日战争进行得非常艰苦,华罗庚得知后毅然放弃了在英国深造的机会,满怀抗日救国的热忱回到了祖国。之后在西南联大任教授,年仅28岁。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华罗庚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为祖国建设竭心尽力

1946年2月至5月,华罗庚应邀赴苏联访问。同年6月,华罗庚来到上海,三个月后和李政道、朱光亚等前往美国。到达美国之后,华罗庚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访问教授,之后他又被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没过多久,华罗庚的妻子和儿女也来到了美国。

1950年,华罗庚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克服了来自美国政府的种种刁难,带着妻子儿女回到了祖国。到达香港之后,华罗庚发表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鼓励海外学子回来。在信中他这样写道:“……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回国后,华罗庚受到热烈欢迎,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回国后的几年里,他在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同时,为了培养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他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还写了一系列数学通俗读物,在青少年中影响极大。

1953年,由华罗庚和其他几位知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赴苏联访问,并且代表中国数学家,出席了二战后首次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同时还出席了亚太和平会议和世界和平理事会。1958年,华罗庚担任了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应用数学系主任。这时期,他完成了《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和《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两篇报告,亲自带领一些学生到企业和工厂推广与应用。

1966年春,华罗庚率领的小分队被叫回了北京,当权派禁止他们搞“双法”,电影《优选法》也受到了刁难。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华罗庚家被抄,数学手稿被盗,他的研究工作也被迫中止。白天被当作“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饱受凌辱,晚上还得睡在地板上遭受折磨。华罗庚费尽心血精确计算出苏联人造卫星方位与数学模型的机密手稿也被窃。之后不久,华罗庚的女儿华顺和女婿王敬先都被打成黑帮,在押受审,他的姐姐也被当成地主婆饱受羞辱。

1975年,江青公开指责华罗庚造谣污蔑,说他推广“双法”是游玩,很快推广小分队被解散了。华罗庚不得不只身入东北,不久得了心肌梗塞,昏迷了6个星期,一度病危。周总理闻讯后,派出了自己的医生前去救护华罗庚。

1983年10月,华罗庚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讲学,其间他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1984年4月,华罗庚又获得了美国科学院授予他的“外籍院士”称号。次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85年6月3日,华罗庚赴日本访问,后来倒在了讲坛上。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说:“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