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四光:探索自然奥秘的地质系教授(1)

清华传奇 作者:吴清军


【人物索引】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原名李仲揆,字仲拱,祖籍湖北省黄冈市,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1920年,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7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

任教北大,关心校务

李四光的一生,为发展我国地质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北大度过的。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与改革,并恢复了地质学门(后改称地质学系)的招生。当时,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正处于襁褓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1919年,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赴欧考察时,专程找到正在欧洲留学的李四光,希望他回国任教。1920年,李四光应邀回国,任北大地质学系教授,协助蔡元培校长教书育人,他一面讲授地质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在此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科学专门人才。他在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领域所做的工作,为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1年至1936年,李四光担任地质学系主任,对北大地质学系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北大任教期间,李四光给学生们开设了很多门课程,主讲岩石学、矿物学、地质测量及构造地质学等课程,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每周的教学时间都在19小时以上。但他对教学工作非常负责,他讲课内容丰富,启发性强,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学生既热情爱护,又严格要求。他在给学生讲授矿物学时,由于条件有限,没有木质或玻璃质晶体模型,他便自己在黑板上画出各晶系矿物的晶体形态;在上岩石课实习时,他先发给学生几块岩石薄片,下课前逐一检查每个学生看的是什么岩石,并在显微镜下亲自检查。

李四光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除了对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外,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校务活动,先后担任过全校的庶务、财务等委员会会员和仪器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由于他热心为师生服务,因此得到了师生们的拥护和信任。1917年,北大地质学系刚刚恢复招生,由于学校经费拮据,实验室、仪器标本都不敷应用,学生野外实习也受到诸多限制。李四光到校后,几次找到蔡元培校长,请求解决。作为地质学系仪器主任,他亲自提笔,给蔡元培写了一份关于实验室建设的意见书,提出地质学系必不可少的设备及所需房屋。蔡元培随即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会议,讨论地质学系实验室事务,使实验室用房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1922年11月2日,李四光第一次被选进评议会,任评议员。在校务活动中,李四光结识了学校里的一些知名教授,如胡适、李大钊、马寅初等,并同他们成了好朋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