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我现在是中国人了”(3)

清华传奇 作者:吴清军


史迪威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自己已经和这场战争无缘了,不是我没有信心和兴趣,而是我被视为中国人的朋友,而日本人则把我看作麻风病人。”

中国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和防御计划,加之武器的落后,造成抗战初期的节节败退,这些都让史迪威深感焦虑和担忧。但是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国家为了得到幻想的安全,对日本的侵略无动于衷,那时美国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卷入战争。

1939年,史迪威武官任满,应该是离开中国的时候了。此时的史迪威已经56岁,在陆军服役了30年,再过一年,他就已经五年没有升迁过了,他感觉自己会和其他退休的上校一样,黯淡平庸地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然而在回国的路上,他却得到一份意外的惊喜:马歇尔越过了军衔比他高的34位高级军官,升任他为参谋长。

记得有一次史迪威在观察中国军队的调动时,在一个山顶上看到有个长长的东西,像一只百足虫一样在缓缓移动。原来那是一列货车,正被一个连的中国士兵,从两侧推着前进。看到这种场景和蜗牛般的做法,史迪威沉默地思索着,他对身边的人说:“是的,就是这种精神最终一定会征服日本。”

在中国的多年经历,让史迪威不断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他看到了中国人身上那种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永不屈服的品质。他深信穿草鞋、营养不良的中国士兵,一旦装备完善、训练有素、指挥有方,就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士兵抗衡。史迪威在中国的经历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直到晚年时还经常提起在中国的一些趣事。

“最优秀的战士”

1939年至1940年史迪威于第二步兵师内任职,继续他的军事生涯。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向轴心国宣战,美国开始卷入这场战争之中,于1942年委派史迪威赴中国战时首都重庆,任同盟国“中国、缅甸、印度战区”总参谋长(最高司令为蒋介石),兼任驻华美军司令,美国总统特使。史迪威负责的主要事务是为确保对中国的物资供应,联系各方物资的供应以及保证其输入畅通。当时国民政府对外交通为日军封锁,只剩滇缅公路仍然通行。

然而日军向英国宣战后迅速攻占新加坡、马来西亚,然后转而攻击缅甸,缅甸形势危急。中国应要求于1942年初派出远征军进入缅甸,由史迪威指挥。由于英军迅速溃退,中国远征军陷入包围。最终入缅的中国远征军一部分跟随史迪威撤入印度,另外大部分经原始森林,承受重大损失后返回中国。

缅甸陷落后,中国在陆地及海上运输线被切断,所有运输只能由印度经驼峰由空运进行。史迪威希望能再次打通经缅甸的交通,一雪前耻。史迪威将从缅甸撤到印度的两个师的中国军队(新38师及新22师)在印度进行训练,并改换美军装备,编成的军队即为“新一军”;另一方面以空运至中国云南的美械装备中国军队20个师,以及由美军顾问加以训练;预备从两面夹攻收服缅北。

1943年兼任东南亚盟军最高副司令,在缅北反攻战役中指挥盟军与侵缅日军作战。因同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事业,与蒋介石发生矛盾。随后蒋坚持要求撤换史迪威,1944年10月19日,罗斯福颁发了召回史迪威的命令。次年1月任国内陆军地面部队司令,6月任驻冲绳美第10集团军司令,8月接受琉球群岛日军投降。1946年3月任第6集团军司令。1946年10月13日病逝。周恩来赞扬他是“最优秀的战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