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荷马:孙中山潜伏在清廷的“卧底”(1)

清华传奇 作者:吴清军


李荷马出生于1876年。他天生驼背,体重不到45公斤,身高只有米。先天的身体条件并没有阻止他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从小就渴望成为一位军事巨人,能够在战场上有所作为。于是他饱读军事名著,认真钻研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对历史上的著名将军及其事迹更是如数家珍。后来他进入西点军校学习,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正规的军事教育,但是他无法回避自己身体条件的劣势,无法完成正常的军事训练,所以没等毕业便离开了西点军校,但他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学习,此后他又进入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

他生前写出了著名的《无知之勇》,准确预测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一系列奇袭式军事行动,包括攻占中国东北、香港、印度支那、新加坡以及印度等。并因此成为麦克阿瑟的参谋人员,造就了被称为“千里眼”的美国军事奇才。

康有为的“大将军”

走向社会之后的他几次报名参军,想在战场上利用自己所学的军事知识实现自己的将军梦,但都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而被军方拒绝。几番碰壁之后,他将目光转向了当时正处于政治与社会动荡之中的中国,决定到那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创一片新天地。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由于帮助光绪皇帝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受到迫害和追杀,被迫逃亡国外。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李荷马怀揣着自己的军事梦想来到中国,他认为世界即将进入一个新纪元,而中国发生的这一事件将唤醒这个沉睡的东方巨人,革命的形势是势不可挡的。

李荷马到达中国的第一站是广东,经过一些军界政院人士的推荐而有幸认识了康有为。当时康有为正是求贤若渴的处境,积极地在国内招兵买马,成立“保皇军”,准备帮助光绪夺回王权。初次见面时,康有为并没有重视这个看起来驼背的外国军人,但随着他们之间交往的加深,康有为对李荷马的军事理论钦佩有加,开始不断地重用他,他代表光绪皇帝册封李荷马为“大将军”,让他用自己所掌握的先进知识来训练“保皇军”,还发给他一套大清帝国的将军服。康有为还将自己的照片和穿着将军服的李荷马的照片并排挂在“保皇会”总部的办公室里,通过这些足以看出李荷马在当时中国的地位。

李荷马在山西省秘密地组织了一支“保皇义勇军”,准备向北京进发。但是在出发之前,由于缺乏实战经验以及被坏人告密,这支部队的许多中级指挥官被当地政府一网打尽,李荷马本人也被清政府悬赏通缉。然而他并未就此放弃和认输,迅速地将残余部队召集在一起,进行了短期强化训练后继续向北京进发。到达北京时,正赶上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廷大乱,慈禧出逃。李荷马趁机追击,想救回光绪,但很快被清兵击溃,他只能率领残余部队撤退,之后只身逃到香港。

受到孙中山赏识

逃亡台湾后,李荷马一直受到清廷的追杀,为了自己的安全又逃到日本,在那里他遇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

孙中山在回忆录中记录了他在日本与李荷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一个瘦小、驼背、面色苍白的陌生人径直地向我走来,对我说:‘先生,我想把我的命运托付给你,因为我相信你的理想会实现,相信革命会成功。’”之后孙中山的助手告诉他这位陌生人是李荷马,是来自西点军校的高材生,是当代最杰出的军事天才。随后,孙中山还了解了李荷马在中国所做的事情,很赏识,于是他很快成为孙中山阵营中的重要一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