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7.书名的漂流(1)

日本的面孔 作者:刘晓峰


有人说,好书如鸟,一飞就过去,再难找到,留下的只是影子。其实好书如鸟,有时一飞就过去,有时则是不经意中会落到你的枝头。塞缪尔?斯迈尔斯《Self-help》的中译本《自己拯救自己》就是9月的一天,在清华园邮局门口的降价书摊上,在不经意之中飞落到我手上的。那正是我刚从日本回国工作的时候,记得当时这巧遇般的发现曾给我带来很多感慨。说是巧遇般的发现,是因为我刚刚在日本小说家星新一的《明治人物志》中读到过有关《Self-help》的一段故事,而且刚刚就20世纪初《Self-help》在中国的流传作过简单的调查。仅我寓目所及,从《Self-help》1859年11月在英国出版,到《西国立志篇》、《自助论》、《论邦国与人民之自助》,到我手中这本《自己拯救自己》,这本书的译名竟一变再变。而每一个书名后面,又都隐隐地看得见历史踽踽前行的影子。像这样一本书的名字随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而几经变化,在我30年的读书史上,毕竟是不多见的,颇觉值得记下一些文字。写文章的念头由书名变化而起,文章也全依循书名变化过程连缀成篇,因名之“书名的漂流”。

《Self-help》(1859年11月,英国)

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利兹市一间曾经用做临时霍乱病房的空旷的房间,一些苦难无助的年轻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台上一位先生的讲演。这是些关于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勤奋、自我修养、自我磨炼和自律自制,如何依靠诚实、正直和认真地履行职责而获得幸福生活的讲演。讲演者的话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这些年轻人后来活跃在英国社会,在不同的领域获得了自己的成功。他们回顾当年,深为感谢那位讲演者,甚至把他称为“精神导师”。

台上的这位讲演者就是英国的塞缪尔?斯迈尔斯。后来他决定围绕同一主题写一本书,因为“书籍比口头语言流传更广”。1856年,斯迈尔斯写成了《Self-help》这本激励人励志向上的书,并于1859年11月出版了这本书。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励志书之一。《Self-help》分为13章,围绕着自立、苦难、勤奋、诚实、信用、勇气、个人品格以及奋斗精神等主题次第展开。在书中,斯迈尔斯高度推崇那些克服苦难走向成功的人们。他说:“苦难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历苦难我们可以学会克服自己面临的各种困难。”“艰难困苦和人世沧桑是最为严厉而又最为崇高的老师。”在他看来,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没有自立的精神,因为“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自立,我们将永远不能摆脱贫困。只有自立的人格力量才能拯救自己。”人要成功,不仅要有自立之心,还要有坚强的意志。他说:“拿破仑认为意志的力量比物质的力量强大十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可以使人成就任何事业。”

《Self-help》长时期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是因为这些精粹的名言警句,还因为斯迈尔斯在书中组织进了许许多多生动精彩的成功者的故事。没有什么比这些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者的故事更能唤起人们对成功的向往了。在他看来,科学、文学和艺术界的伟人们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圣,最穷苦的人也有位极顶峰的可能。在他们走向成功的路上,没有被证明是根本不可能战胜的困难。出身低贱没有关系,哥白尼是波兰一位面包师的儿子,开普勒是德国一位小旅馆老板的儿子,牛顿是格雷哈姆附近一个地产商的儿子,拉普拉斯则是汉弗勒尔附近一位贫穷农民的儿子。从事低贱的工作也算不了什么。开普勒自己当过“有歌舞表演的餐馆的服务生”,伟大的海军上将肖威尔爵士做过鞋匠,裁缝出身的人中最伟大的人物毫无疑问是安德鲁?约翰逊了,他曾做过美国总统。他在华盛顿的就职仪式上发表演讲,人群中有个声音突然喊出:“这是个裁缝出身的人”。约翰逊回答说:“某些先生们说我过去曾是个裁缝匠,这根本没有使我感到难堪。因为当我是个裁缝匠的时候,我享有一个优秀裁缝匠的良好声誉,而且我特别胜任自己的活儿。我总是对我的顾客热情周到,并取得了出色的业绩。”因此,你大可以把出身低贱或从事低贱的工作当成命运对你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高超的叙事方式,那些简明的道理常常是这样和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浑然一体地编织到一起,读来绝不会有枯燥之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