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琉璃藏(1)

日本的面孔 作者:刘晓峰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村子里曾经有过一座很大的庙宇。但村子里最老的老人,也只是听他们的老父祖辈的人们这样说。杂草丛中,满是大片大片的瓦砾。想来当年这庙,也该是很有一些规模的。但如今也许就是因为碎砖乱瓦太多了,这片残破的颓垣断壁,也就这么一直撂荒在村子北边的荒草丛中。断壁残垣上面,丛生着说不出名的杂草或浸着暗绿色的苔藓。碎砖乱瓦的缝隙中,爬来爬去的是一些不知名的甲虫。

这片荒地就那么荒在那里,一年又一年,只有村中的孩子们在玩他们最喜欢的捉迷藏的时候,因为荒草丛中高高低低的残垣断壁,是最好的藏身之所,才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这一天,是几场大雨以后终于到来的晴天,废墟里,正有一群孩子刚刚玩儿完捉迷藏的游戏。

远处的山坡上,用石灰浆刷下的“农业学大寨”的标语,久被风吹日晒,剥蚀得几乎辨识不清。“寨”字的下边的“木”字丢掉了两条腿,像田野中的稻草人。山坡下,一条小河像一条银链子似地缠绕着流过去。孩子们坐在破砖瓦上,游戏消耗了他们不少精力。被晒了一整天的砖瓦块,坐在屁股下边,暖烘烘的。而太阳这时已经悄悄倾向西边。那阳光也不像正午那么毒狠,晒在人身上,很惬意。

“三哥,讲个故事呗 。”

“三哥,讲一个吧。”

几个孩子央求着年龄最大的一个。

被叫做三哥的,年龄略微大一些,显然是这群孩子的头儿。这会儿,却只顾在那里,用脚翻动眼前的几片破砖瓦。

“你们看,这上面画着什么?”

大家便围拢过来看。果然那半截砖头上,有蓝色和红黄色涂着的图案。然而由于长时间的风雨的剥蚀,苔藓下面的图案已经模糊,很难辨认清到底是什么了。

“这还有一块!”

另一个孩子兴奋地叫着。这一块残砖上面的图案,比三哥的那一块要清晰许多,看得出是人的眼睛的模样。即便只是一只模模糊糊的眼睛,也同样唤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刚才的疲劳一下子都不见了。孩子们突然对脚底下的破砖瓦堆感起兴趣来,东一个西一个地起劲地翻找起来。很快,又有一些带有模糊图案的砖头被找了出来。太阳已经向西边沉下去了,一个孩子突然说:

“三哥,找这东西有什么用呀?玩儿点儿别的吧!”

别的孩子大多也都觉得这游戏有点儿乏味,而且都有点累了,便都歇了手,只有那个三哥,还在那里掏弄个不停。孩子便都聚拢过来,想方设法要玩儿新花样的那个孩子便央及道:

“三哥,明天再找吧。咱们回家吧。”

“就是,天快黑了,回家玩儿别的吧。”

其他孩子们也附和着说。就在这会儿,三哥突然喊了起来:

“哎——琉琉——琉琉——”

果然,他手中拿的,是一块绿墨色的琉璃球。这个琉璃球和大家平时玩儿的玻璃芯中有花瓣的琉璃球不一样,它三扁四不圆,而且乌秃秃的,丑得不得了。孩子们围过来看了,就都觉得没有什么稀奇:

“这破玩艺儿,有啥意思,比这好的有的是。”

“多难看,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