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历史脚印(7)

破译天下谜团:人文社会博览 作者:马驰聘


马歇尔与马上比武

公元1180年的一天,马恩河畔蓝格尼城郊野,横七竖八尽是死尸,血染大地,伤者的呼喊与呻吟响彻云霄。这是一场灭绝人性、肆意杀戮马上比武大会所致。

据说,比武大会发源于法国,至11世纪在法国生活中根深蒂固。这种运动迅速传到别的国家,尤其是英国,以比武大会庆祝喜庆、加冕和庆祝节日,成为当时风尚。

但到了14世纪末期,比武大会的性质变了。骑士披着笨重耀眼的铠甲,盾牌饰上盾形纹章,盔插羽毛,笨手笨脚,策马跑来跑去,单人匹马和另一个骑士交手。两个骑士彼此或投矛、或冲刺—大同小异的战斗方式成了一般人喜爱的比武方式,足与集体比武争一日之长。

中古时代最著名的英国游侠骑士,是12世纪的马歇尔。马歇尔的父亲在亨利一世之女昂殊郡主马蒂尔达的庄园里专管马匹事宜。马歇尔8岁起在诺曼贵族坦卡维尔的威廉府充当随侍,逐步由无名小卒,升迁至英国摄政的高位。

马歇尔21岁时成为游侠骑士,在前后15年的战斗生涯里,据说在500次比武大会上都未逢敌手,接连获胜。

英王亨利二世为了奖励他在比武场中武艺超群、英勇无匹,任他为朝臣。英王亨利于1189年逝世,其子理查德继位后,册封马歇尔为班布鲁郡伯爵,镇守威尔斯边区。

马歇尔不久即成为英国举足轻重、权势显赫的贵族,1216年英王亨利三世登基时尚未成年,全国贵族理所当然推选马歇尔为英国摄政。马歇尔一生,由一个游侠骑士而晋升至英国摄政,可谓充满传奇色彩。

“澶渊之盟”是怎么回事

北宋前期,辽军的力量逐渐强大。辽军常到黄河流域扰乱或掳掠。1004年1月,辽军大举南下,萧太后起倾国之兵20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至澶州北城(今河南濮阳),矛头指向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当时东京与澶州仅一河之隔,形势对北宋十分不利,朝廷上下手足无措。宰相寇准力挽狂澜要求宋真宗御驾亲征。

在兵临城下,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宋真宗才渡河亲征。途中,又有大臣劝阻,宋真宗有点动摇了。寇准说:“只可前进,不能后退,否则就会军心涣散。”这样,宋真宗不得不继续前进。前线的宋军将士看到皇帝亲征,都很感动,斗志十分旺盛,把几千个前来攻城的辽兵杀得一败涂地。初战告捷,大大鼓舞了宋军战士。他们射死了澶州城下察看地形的辽军先锋萧挞览,挫折了辽军嚣张的气焰。

辽军士气开始低落。寇准力主乘势进军,收复失地。但宋真宗无心恋战,于是宋辽进行议和。宋真宗派曹利用赴辽营谈判,条件是不准割地,岁币(北宋政府每年给辽、西夏的钱财等物)“百万之下皆可许”。寇准觉得岁币数太大,就对曹利用说:“不得过30万,过30万,我斩了你。”结果谈判成功,达成协议,规定:辽国皇帝称宋朝皇帝为兄,但“哥哥”每年必须给“弟弟”20万匹绸缎和10万两银子;辽军撤走。宋真宗为了求取苟安,不顾爱国将领的反对,不惜屈服,签订了协议。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澶州附近有古湖曰澶渊,因此历史上把这次宋辽和议称为“澶渊之盟”)。

北宋要给辽岁币,就得剥削人民,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北宋宰相王安石主张变法以后,苏轼对变法中的一些条款很不赞成,并作了指责。苏轼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写过许多诗词,其中有一道《咏桧》诗,诗中有这样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蜇龙知。歌颂桧树的根能扎到九泉之下也不弯曲,地下的蜇龙是桧树的邻友和知音。可是却被指控为直刺皇上,图谋不轨。

当时的乌台司法官员认为,苏轼诗中说桧树根宁折不弯是明目张胆地与皇帝对抗,而且,皇帝是真龙天子,龙飞九天,而苏轼诗中却说下九泉找地下的蜇龙做知音,不更是抗拒皇上、大逆不道吗?

由于乌台官员的指控,苏轼被革职治罪,打入监狱。后来,神宗帝亲自阅案卷,觉得此案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他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与朕事?”意思是苏轼写的咏桧诗,和我有什么关系?于是下令将苏轼免罪释放,贬谪黄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