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桂花:暖胃止痛第一花

花养女人幸福一生 作者:吴大真


桂花——温胃散寒的“花中月老”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因其馥郁的香气而被古代文学家们所称道。也正因为它的香飘满天,而成为多种食品的原料,如桂花糕、桂花酒、桂花糖、桂花蜜等。其入药能温胃散寒,润肺止咳,化痰散瘀等,常用于胃寒疼痛、痰多咳嗽、牙痛、口臭、女性经闭腹痛等症。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大肠二经

功能:化痰,止咳,散瘀,散冷气

主治:痰饮喘咳,肠风血痢,疝瘕,牙痛,口臭,视觉不明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桂花清香馥郁,舒爽沁心,不知让古今多少文人学士为之陶醉。清代张云璈写了一首《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李清照也特别地赞赏桂花,她曾写道:“暗淡轻黄体性柔,性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而今,我们所用的成语“国色天香”,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是形容牡丹,但因唐代诗人宋之问有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所以后人亦认为“国色”指的是牡丹,而“天香”指的则是桂花了。能和牡丹相提并论,可见桂花不仅香飘万里,而且是何等的雍容华贵。

桂花在古代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一种吉祥物,它是对金榜提名者的赞赏,是荣誉的象征。古代的乡试、会试一般安排在农历八月举行,其时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八月又被称为桂月,在考试的当年,学子们都会用桂花、米粉蒸成糕,名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而考生金榜题名则被称为“折桂”,科举考场也有了“桂苑”的雅号。元代诗人郑德辉在《王粲登楼》中就曾说:“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考取进士后,又闻知堂弟白敏中考上了第三名,忍不住写诗祝贺:“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温庭筠在得知友人高中时,也发出了“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雾尚飘蓬”的感慨。后来,许多人开始在家中种植桂花树,以期望仕途通达。而现如今,我们仍用“桂冠”来表示荣誉。

桂花还是友谊和爱情的见证。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韩、燕两国就曾用互赠桂花的方式表示永结友好邻邦之意。在我国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有着民歌中所唱的“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定终身”的传统,小伙子和姑娘们用桂花来传递爱情。

桂花是珍贵的,其珍不仅在于其寓意深刻,更在于其祛病养生的功效。在中医上来说,它是一道养生佳品。特别是对于胃寒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桂花是温性的,无论煎汤、泡茶,或是浸酒,都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它能帮助散去胃部寒气,达到止痛的效果。中医上常用来治疗胃寒腹痛。

冬季天气寒冷时,很多人就会感到胃部不适,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季反复出现胃胀、胃痛等毛病,胃痛在中医上又叫做中寒、内寒、里寒,这个时候就可以泡上一杯暖暖的桂花茶来缓解不适。

当然,这只是桂花的最常见的用途。其实,它的功效还多着呢,对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牙痛、口臭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对于女性的养护来说,桂花不仅能美白肌肤,在女性经期腹痛或经闭腹痛时,它还能起到一定的调理、缓解作用。女人天生爱美,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中,仍不忘记以穿短裙、薄衣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婀娜身材,于是给了寒气侵袭的机会。寒气入体,侵袭胞宫,易引发腹痛,且寒凝血滞,就会出现血瘀的情况。血瘀过多,不仅会导致经血过少还会引起闭经。这时, 如果能用到桂花,就再好不过了。《本草汇言》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桂花能散冷气,消瘀血。” 所以,桂花有着散寒化瘀的功效,能守护女性的健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