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3)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从产业形态分析,当前国际上的产业发展已经到了产业集群加上产业网络的复合发展层面,并且后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中国目前仍然只在谈论“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网络的内涵,是要求我们除了关注制造环节外,还要考虑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控制和相关的研发投入,以及对市场的控制和其他配套服务。中国当前的大部分投入都被挤压在制造环节这一块,对产业发展趋势、高端研发及行业标准缺乏控制和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对市场也缺乏控制,因为我们没有品牌和海外市场网络,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中分得的利润很薄,基本处于给别人打工的状态。

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的最大挑战就是产业升级。长期以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大。目前,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较发达国家还是相对便宜的,仍有竞争力。但是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工资将持续上涨,如果产业结构不升级,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都将不可持续。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几个主要目标:

(1)应当有意识地通过海外并购来让国内企业接触到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和产品,解决在研发和技术方面提升的方向性的问题,或市场通路的问题。

(2)引进人才。原来我们重视的是招商引资,现在要把这个“资”换成“智”。特别是,我们可以把国外退休的专家或没有退休的工程技术骨干,通过一些优厚的待遇吸引进来。其实,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海外的一些人脉关系。

(3)我们自己也要输出人才,有意识地组织一些企业家、官员、社会精英人士到海外接受比较高端的培训,使“智”双向流动起来。

现在国内很多地方,特别是沿海省市已经开始做“引智”的工作,这个思路是对的,问题是到底怎么做才能引进来。这是需要突破的关键环节,但现实中的引智工作却存在很多遗憾。

最近两三年,因为要顺应人才引进的趋势,很多地方政府借这个概念建起了各种“园区”,比如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园等,这在沿海地区非常多。但实际上,各种园区慢慢地变成了经营商业地产、工业地产以及旅游地产等项目。因为“园区”名义上搞的是高科技的行业开发,所以顺理成章地可以要求给予好的地理环境和政策,于是划一些山清水秀的地方,盖一些楼,搞一些研发中心,然后引进几个在欧美留学的博士来工作,这些不过是门面工作,甚至有的地方政府直接出钱,给留学归国人员开公司就算完事。

连载六

以“空城”而闻名于世的鄂尔多斯新建核心区康巴什,是鄂尔多斯政府斥资上亿元开凿出的一条以自来水为主要水源的人工运河旁的建筑群,运河北岸则预计建造1000座100米以上的高楼,构成康巴什新区的CBD,如今,已有100座写字楼规划在建。

2010年,当中国大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因调控陷入低迷之时,鄂尔多斯住房成交面积超过了1000万平方米,很多高端住宅项目刚一推向市场,便迅速售罄。许多项目售价达1.3万元/平方米,个别项目甚至超过2万元/平方米。在这1000万平方米之中,二手房成交面积仅有17万平方米。因为,既没有人愿意把新购买的房屋转让出去,也没有人愿意买旧房子。甚至,没有什么人愿意把空置的房屋出租。与一年几万块钱的租金回报相比,鄂尔多斯人更看重资产增值。

2011年,鄂尔多斯预计新建住房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6万平方米住房推向市场,而鄂尔多斯市区人口仅有40多万,下辖各旗县全部人口也只有160多万。从各种统计数据上看,鄂尔多斯与当年的海南如此相似。但大部分当地人依然相信,鄂尔多斯的房价仍会持续上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