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13)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4.稳定增长期

(1)时代背景

第一次石油危机至“广场协议”为止。日本经济以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为契机,从高速经济增长转型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尼克松危机(1971年)发生之后,汇率由金本位制转变为浮动汇率制,日元开始急剧升值。与此同时,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很大冲击。短期内石油、原材料采购困难,价格暴涨。日本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改良产品,研发、引进高效率机器,转变原材料等方式进行应对。长期来看,日本经济着手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型结构转变。日本政府的审议会提出了“知识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政策也将重点放在支援企业引进节能、节约资源型设备,帮助企业实现事业转型等方面,通过这些方式应对日元升值、石油价格暴涨,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等问题。此外,日元升值导致很多中小企业集群陷入出口困境,针对这些集群也实施了以地区为单位的应对政策。这一时期还启动了防止交易对象破产引发连锁反应的共同救济制度。

(2)知识集约化

该时期以前日本重视的是设备的现代化,扩大经营规模。但是从高速经济增长转型为稳定增长以后,“知识集约化”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政策也逐渐将重点转到扩充技术、人才、信息等软性经营资源上。具体来看,为完善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修制度,成立了中小企业大学校(1970年)。另一方面,成立了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并在各都、道、府、县内成立中小企业信息中心,开始提供经营管理信息服务。日本政府还支援各地的工商业团体成立商品研发中心,帮助建立研修设施,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3)事业转型,区域振兴

为了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日元升值、经济衰退、环境公害问题等),推动中小企业顺利地从衰退行业向增长行业转型,日本政府制定了《中小企业事业转换对策临时措施法》(《事业转换法》)(1976年)。政府指定有关行业,该行业的中小企业制定事业转型计划,经都、道、府、县知事认可后,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享受融资、设备折旧方面特殊待遇等金融、税收上的扶持措施。

此外,针对存在结构性问题的地区,政府以地区(产业集群)为单位出台有关专项政策。比如说,对于日元升值等原因导致出口减少的纺织品、日用品等集群或者因为大企业的结构性不景气而陷入困境的大企业城型集群,提供紧急融资、事业转换融资等。

(4)其他

中小零售商业根据日本政府的新指导原则,由中小企业制定改革商业街、推动店铺集团化的升级计划,政府进行扶持。此外,由于中小企业破产数量增加,为了防止企业出现连锁性破产,日本政府新建立了防止中小企业倒产共济制度,加入共济制度的企业定期交付储备金,在交易伙伴破产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贷款。该项工作由中小企业共济事业团(即现在的中小企业基盘整备机构)负责实施。

5.转型期

(1)时代背景

从签订“广场协议”至修订《中小企业基本法》为止。签订“广场协议”(1985年)以后,急剧的日元升值导致了经济衰退。此后,日本政府相继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大消费支出的政策,经济局面开始好转,但是这又引发了泡沫经济。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另外,这一时期日元升值,贸易摩擦频发,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基地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小制造业中,以亚洲为中心,向海外投资的企业不断增加。

(2)结构转型,产业集群,技术研发

1986年日元升值、经济下滑以后,日本转型为内需主导型经济,日本政府也开始推行中小企业结构转型政策。相关法律开始出台,从金融、税收等方面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事业转型,进入新领域。此外,针对每个产业集群都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措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