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15)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回顾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政策、观念有着深度的联系。政府执行对中小企业的基本调查,制定对商业和工业协会之相关法律,同时推动全国性的派遣企业管理指导人员。

日本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远不止前面提到的这些,推动中小企业迈向现代化,还需要政府的法案。

日本社会对中小企业的看法,是中小企业实现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由于日本政府的努力,对独立自主的小企业的多元化和蓬勃发展予以支持。

首先,理念是经济的基础,也是前进的动力。日本人深刻认识到这句话的作用,因为这正是日本经济的基础,也是动力来源。

其次,推动管理创新和创业,顺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十三

如果要去跨国并购,我建议大家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有什么能力和方法,可以保证我们会比当地人更好地管理连他们自己也管理不好的公司或部门的业务?有人肯定会说,没问题!有钱就行!

恰恰相反,问题会很多。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清晰的思路,跨国并购带给我们的将是大的风险和损失,而不是我们想当然的机会和利益!

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数字,虽然每年跨国并购的交易金额很大,占到发达国家GDP的20%到25%,可是,跨国并购可以持续20年以上的成功案件的比例,只有20%左右。

看起来很奇怪,一个要买,一个要卖;一个缺少品牌、市场渠道、研发能力,一个拥有这些资源,并且渴望有人来盘活。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似乎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通过并购进入国际市场,成为跨国公司的“战略机遇期”,中国企业似乎没有理由放弃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们的政府近些年来也在大力地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

目前,中国鼓励国内企业走到海外去,比如海尔已经出巨资将自身的生产基地之一建立在海外。中国企业向海外扩张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其实,20世纪80年代,美国也曾经出现过“并购风”,并且在90年代形成愈演愈烈之势。

1990年,全球企业并购案所涉及的金额超过4640亿美元。1998年这个数字猛增到25,000亿美元,而在2004年以后,该数字更达到创纪录的10万亿美元以上。

并购案例越来越多,并购金额也越来越巨大,但对并购效果的统计并不乐观。美国著名企业管理机构科尔尼公司(A.T.Kearney)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只有20%的并购案例能够实现最初的设想,大部分的并购都以失败告终。

二十四

很多企业家问过我,中日哪些行业的企业间并购合作会有好的发展,根据我的分析,我认为今后5到10年间,特别可能的合作领域有:

(1)节能、环保行业。

(2)精细化工。

(3)机械加工与精密仪器。

(4)动漫与文化产业。

(5)金融、地产、教育与其他服务业。

如果中日双方能够展开广泛且深入的并购合作,我提议首先要做好以下组织工作:

(1)建立“中日技术交易市场”。

(2)建立“技术人才合作交易市场”和其他鼓励技术人才合作和流动的机制。

(3)建立“中日企业并购海外发展辅助金”制度,在资本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补助。

(4)建立“中日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和“中日企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

(5)建立中日企业并购海外合作政府间协调机制以及对应的常设机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