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1)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二十八

中国的创新型经济自有其特点,在本书中我建议关注两个关键词:

一是“传统产业升级”。也就是说产业创新不排斥传统产业,要包括传统产业的升级。这方面的发展主向有:传统制造业的高级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重化工业向生产新能源和新材料产品升级、电子信息产业向软件服务业升级、传统制造业进入新产业的产业价值链等。

二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所推动的创新体系建设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这一方面要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优先发展教育,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要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创新型经济的主要范围有作为标志的产业创新,作为先导的科技创新,作为支撑的开放型经济,作为策源地的创新型城市,作为基础的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以及作为前提的制度创新。其主要特征有:

1.技术进步模式的创新

原有的技术进步模式:以企业技术创新为源头的技术进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自主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技术进步模式创新:新科技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的新发现直接推动技术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新突破直接推动产业创新,如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

科学发现为源头的科技进步模式:依靠由科学技术重大突破所产生的科技创新及由此推动的产业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在科技和产业发展上实现由跟随向引领的转变。

所以,当前阶段的创新必须关注科学发现和科学发现成果向产品和技术的转化。

2.产学研合作创新

创新所要求的要素的新组合不仅仅是企业对已有要素的组合,而是要对创新的三方面工作进行新组合,形成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创新。其中,以企业为主的创新是市场导向和资金投入;以高校为主的创新提供创新知识,参与研发;以政府为主的创新起集成、组织和推动的作用。

3.企业主体地位的延伸

企业是一方面需要采用新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在企业内部研发新技术。所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需要提升,如何提升主体地位?主要的模式有:企业进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领域;成为吸引高端创新人才的主体;成为企业家和科学家结合的创新型企业。

4.开放战略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

原有的开放基础(比较优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衰减,如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的自然资源(土地和环境)。依靠原有的开放基础虽然能够获取一定的贸易利益,但不能改变自身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和市场的依附地位,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与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不相称。

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钻石理论)把技术进步和创新列为思考的重点,着重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引导下,我们需要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的新兴产业,占领科技和产业的世界制高点。

二十九

同时,我们需要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几个经济转型中与创新相关的重要课题:

创新课题1: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现在流行的提法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是指集约使用物质要素,提高要素使用的效率。尽管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包含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但没有摆脱物质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架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