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6)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三十四

为了推动中国正在开展的“自主品牌车”战略,必须培育本土的相关配套产业。广州地区通过引进外资政策等,吸引了本田、日产、丰田、现代等一批龙头企业,随后它们的零部件制造供应商们也相继进入。可是,本地的组装企业广州汽车,由于尚未培育出能够供应零部件的本土供应商,仍在开发自主品牌车这个问题上苦苦探寻出路。

广州地区应该在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广州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饱和,作为产业转移的目标地区,当下正在探讨南下转移以及向中国内陆地区转移的可能性。从南下的方向来看,可以考虑“北部湾经济圈”以及其更南面的越南。如果河内(越南)与曼谷(泰国)连接起来,那么连接广州地区、河内、曼谷的这一地带,很有可能成为东亚经济圈重要的基轴之一。广州地区极有可能成为东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区。

产业升级的政策课题那就是:

(1)灵活运用技术创新。

(2)培育相关配套产业。

(3)在东亚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中国应该起到核心城市的作用。

首先,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第一,知识产权的确立是前提。知识产权必须先有“实施”(Enforcement),才能确立起来。

第二,完善金融市场、物流,并设置理科类的研究所。同时,中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必须完善国际金融产业。

第三,关于技术创新,必须考虑如何将“产学合作”(University-IndustryLinkages)与“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InnovationSystem)融入工作流程中去。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设置实施上面两项的“委员会”。关于大学与企业合作的问题,仅考虑现在是否正在合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中国的主要企业要如何与世界上优秀的大学联手合作,这才是中国今后发展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体系虽然已经完成,但是该系统的运作必须产生实质性的成果。也就是说,要以获取专利为目标推进研究工作,并必须要鼓励将获得的专利转变为商品。

第四,应该弥补人才、企业、大学等方面的不足,考虑到“外包”、“合作”、“招聘”等三种选择。

为了进一步促进亚洲区域一体化。首先,重要的是国家要担当起公共部门的职责,促进FTA的缔结,降低国境壁垒。具体有简化通关手续、减免关税、撤除非关税壁垒等。其次,重要的是非政府的私营部门应该完善“物流(Logistics)”。这项虽然不是中国的职责,但是中国政府如果制定了有关促进FTA缔结后的实施(Enforcement)、促进物流体系的完善等方面的政策,则肯定会受到欢迎。

此外,在考虑制定产业集群政策时,不仅应该只考虑到产业集群的好处,也应该考虑到产业集群带来的弊端。产业集群政策包括经济增长的正面成果及其负面效应。在考虑产业集群政策的成立条件时,下面的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

第二,环境问题。

第三,文化不发达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在什么时机优先解决,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在技术创新这个问题上,亚洲的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发展到了第二阶段的“技术创新”的入口点。这其中包括马来西亚、韩国、日本、中国等发展阶段相异的国家。关于如何促进技术创新,不仅是中国,同时也是亚洲各国、各地区都面临的课题。

三十五

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比较的范畴,无论是处于同样的经济制度下,还是立足于不同的制度背景,通过比较,才能更加显示出该模式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把经济发展模式都置于开放的全球经济的状态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在全球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成功方法,以便于我们在市场运行和国际竞争中择优借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