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10)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战略三:服务经济化与扩大就业机会。为此,要使日本实现劳动力的平滑滚动与人才的最佳配置;在经济社会制度上向“挑战者支援型”转换;通过电子政府促进政府部门的“选择与集中”。

战略四:吸引内外资本与“头脑”。为此,要使日本推进税制改革;设立“规制改革特区”。

战略五:形成东亚商业圈。为此,要使日本在东亚地区确保商品、服务人员的自由移动;为东亚商业圈的美观而整备环境;创造有利于日本企业发挥优势的环境。

战略六:创造21世纪的新市场。为此,要使日本推进改革税制,诱导日本高达1400兆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的投资与消费;根据技术开发、知识财产、标准化战略与市场化战略的行动纲要,创造领导21世纪的大市场要求。

四十

现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或者说我们的误区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我们把它上升成为一种“国家战略”。这就导致从上到下,地方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都在盲目追求GDP增长和贸易额增长。

所以这么多年来,看起来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慢,贸易额每年增长的态势也非常好,外汇储备也一直在增加,但实际上我们经济增长的真实效果并不理想,老百姓也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对应的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

这可以从两个数字看出来,一个是我们人均GDP的增长,改革开放30年一共增长不到10倍;而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后期的20多年的增长过程中,人均GDP增长了近25倍。另外一个是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人均GDP当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在沿海地区,包括像深圳、苏州这样的招商引资、世界工厂的明星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占人均GDP的30%左右。这就说明了很大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增长模式,成本、能耗太高,大量的GDP增长被成本消耗掉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利润当中,我们自己留下来的不多,大家都知道,因为深圳、苏州外向型成分很高,特别是外贸、代工、加工贸易的比例高,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利润都被转移到外国去了,留给我们的利润空间很有限。

所以,总体来讲这个世界工厂模式已经是走到末路,必须开始转型。这并不是说我们自己觉得能不能再安心给别人打工20年的问题,因为现在哪怕你能安下心来,可是世界的资源条件已经没有办法再支撑中国目前的这种世界工厂发展模式。中国GDP目前占全球不到8%,但是原材料的消耗非常高,比如煤炭的消耗超过世界的30%,石油、408/2021314.shtml" target="_blank">铁矿石的情况也很类似。

现在单纯通过进一步增加资源消耗来支撑中国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是不可能了,所以我觉得世界工厂再进行20年这种观点是完全不可能站得住脚的。

四十一

现在我们中国企业面临的产业升级的环境,跟十年前相比,我认为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是更加严峻或者是恶劣了。很多人觉得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及产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认为中国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市场,并且可以使产业升级,这个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将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可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种观点是想当然,并且带有很强的误导性。

实际上,大家也可能慢慢地开始感觉到,目前外贸型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国外对中国企业的一些贸易条款,以及一些通过关税或非关税手段的进口限制,和十年前相比,不仅没有改善,中国反而是进入了一个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另一方面,随着最近十几年全球化发展的逐步深化,产业特征从过去的以地区性的产业集群为标志,逐步地转化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价值链的重新布局。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把资源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产业的高端,具体来讲就是对产业的研发以及对产业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控制。同时,通过品牌和市场网络对产品销售进行控制和操纵,特别是对市场通道和原材料产地的控制,以及通过品牌建立诱导型消费方面的优势,而把利润最薄的生产制造这一块,甩给了以中国等一批发展中国家来完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