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17)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回到美国产业升级的问题当中,我觉得需要大家首先了解到的一点是,美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在20世纪确实经历过几次大的发展阶段。并且,产业升级与产业政策制定,政府和市场在企业的产业升级当中到底能够发挥什么作用,以及政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供企业产业升级的支持和服务,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相关的。

其实,从基本上来讲,产业升级是产业政策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美国学者多数是从产业升级本身的微观层面来讨论问题。他们更关注的是产业升级到底可以在哪些方面得以实现。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美国,产业升级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产业变动、演化的结果。比较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整体经济中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逐步过渡。同时,在特定产业当中,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

五十四

从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虽然在几个特定的经济发展时期,也有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或者说也有针对一些特定行业的一些战略和政策,但总体来讲没有那种连续性的、强势的产业发展政策。这其实也反映出,在美国大家更加认可的是,市场力量是配置资源的决定性的、更加有效的方式,而政府的功能只是制定规则、监督实施,在市场失灵时加以辅助。

当然,大家知道,按照西方传统来讲,一直以来是以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自由市场经济)来调节资源配置、发展经济的。而政府的作用在更大意义上来说,是作为规则或者制度的制定者、监督者,他们并不是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演员。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美国总体来说更多的还是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问题。

众所周知,其实对美国来说,20世纪当中最重要的政府直接干预阶段,就是1929-1933年世界大经济危机之后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其实也是在整个西方经济发展现代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罗斯福新政”就是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关于应对经济危机的很多现代经济学思想和理论,转化成现实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

二战之后,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美国50年代的经济主要依托三大支柱产业:钢铁、汽车、建筑。美国当时的重工业和重化工业基地,是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中部地区为主,但是70年代,当世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的汽车和钢铁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或者说对美国的钢铁和重工业形成了严重的挑战。

在此之后,美国的经济转型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制造业更多的是向服务型和研发型去发展;那么另外一方面的话,就是产业创新和开拓新兴产业。当时,美国还经历了产业升级的空间转移,就是逐步将生产的重点区域从中部地区向西部转移,特别是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这样的一些名声远扬的高新技术创业带的出现,对美国整个产业的重新布局和世界经济格局都带来了深远影响。这个也是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产业政策当中的重点。但总体来讲,美国80年代之后,是通过不断将产业向服务型的、高新科技方面来发展。所以使得美国在80年代虽然受到日本对钢铁、汽车、半导体方面的竞争的威胁,但是通过他们不断的强调创新、强调信息化和服务高级化这方面的努力,最终造就了信息产业和服务类的产业的大力发展。同时也使得原有的钢铁、汽车、建筑这方面的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

但是从美国的做法来讲,这段时间的变化可能更多的是在给企业提供一种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制度环境这个角度来说的,而不是更多的用直接的产业政策的手段来对具体的企业提供帮助和干预,这个是美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到了90年代以后,美国又重新提出了十大高科技的发展领域,具体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设计技术、航天工业、新型材料以及相关的一些行业,希望通过这些行业的发展,开创美国经济的一个新时代。

五十五

在80年代末期,日本信息产业战略有误,把主要研究力量投入到大型电脑,而美国却大力发展起个人电脑。由于在领先产品方面的错误选择,日本就难以参与新经济的国际化分工。美国直接选取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内地为合作对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