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不惯说明你对这个世界无能为力(1)

为什么我们什么都看不惯 作者:聂凌风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看不惯,我们过的也是让我们看不惯的生活。然而,我们的这些看不惯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要看不惯,看不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事实上,我们之所以看不惯,是因为我们认为看不惯能带来好处,会产生特定的人际关系互动,比如同情认可共鸣。事实上,这些好处跟看不惯带来的巨大危害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我们的看不惯不仅不能带给我们长久的利益,甚至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巨大压力。因为你的看不惯并不能改变你所看不惯的现象,聪明人都知道,存在即合理。

仇富吗?只因为你是穷人

2003年1月22日上午11时40分许,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第九届执委会副主席、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镇遭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

杀害他的人叫冯引亮,与李海仓是同村、同学、好友。冯引亮从事企业经营比李海仓早,在当地办过一家造纸厂,在经营中亏损,后又去炒股票,也赔了钱,还去甘肃省永昌县投资600多万元办过一家造纸厂,后来也被当地政府取缔。见李海仓的海鑫钢铁集团发展迅速,便眼红心热,多次纠缠李海仓,欲将其转包给他人的土地强卖给海鑫集团。因遭拒绝,铤而走险,行凶杀人。

你可能会觉得李海仓帮帮朋友也是应该的,何必那么小气丢了性命。也可能会觉得李海仓必然为富不仁,所以积怨甚多,最终死于非命。

实际上,李海仓并非“葛朗台”,他是一个很慷慨仁义的富人。他的海鑫钢铁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在2002年销售收入达3.6亿美元。不但是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还到周边县的贫困山区投资建厂办矿,帮助山区脱贫致富,周边很多山区的农民也在李海仓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道路。

李海仓还是当地有名的慈善家,兴办公益事业。到他去世前为止,海鑫钢铁集团累计捐款达1个亿,用于扶贫助残、修路架桥、兴建校舍、打井灌溉、兴办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等社会公益事业。其中较大的项目,有闻喜县扶贫及城区改造1500万元,涑阳海鑫富民桥和富民路380万元,南同蒲铁路立交桥改造290万元,支持中央国家机关扶贫行动200万元,东镇街道水泥路80万元,捐赠宁武县焦化成套设备1000万元,周边农村打井、建校、修路等200余万元等等。

当地人对李海仓的评价非常高,说他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为人很好,体恤贫弱,这些年来为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大量捐款。然而这位仁义的富人却倒在了血泊中。

现如今,仇富已经不再是一种遮遮掩掩的行为,而上升为一种暴力行动。不光是李海仓,很多富豪都倒在了血泊中:温州富豪周祖豹被杀;甘肃地产大亨刘恩谦被杀;四川明达公司董事长葛君明被杀……这是一个长长的滴血的名单。随着名单的不断加长,“仇富”两字开始浮出水面。

输入“仇富心理”这四个字,百度上会出现2,000,000多个条目。在这些条目中有林林总总的说法,但是在这些说法中都能总结出一个诡异的共同点,那就是仇富的人,都是穷人!

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等贵贱,均贫富”的理想状态,然而,现代社会的贫富分化却越来越悬殊。于是当一些人张扬炫富于世时,那些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人,必然会眼红心热,也必然会表现出怀疑、妒忌、蔑视等复杂的心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情感是正常的,因为这是符合人性的。但是,如果这种心理进一步发展成对富人的迁怒、愤懑、仇恨,就太偏激了,而这些恰恰是现时代流行的“仇富心理”。

对财富的适当眼红是一种平常的存在,它甚至可以成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对财富的崇拜会使人向那些已经富起来的人学习,更加辛苦地工作和学习,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发展。但如果不将精力投入到找差距、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上,而投入到怀疑富人“富之不武”,探究其成名成家的不光彩方面,就会产生负面的心理作用,产生“杀富济贫”的过激心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