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乘法方式思考与除法方式思考(4)

不做遗憾人,不做遗憾事 作者:(日)山崎将志


 

帮顾客插好吸管的店与“请您随意使用吸管”的店

我很喜欢麦当劳的冰咖啡,所以每次经过,我总是会买一份带走。这里食物美味、服务态度好而且价格也不贵。麦当劳的店铺在城市里十分密集,在商业区和十字路口的拐角处,往往都能看见一个黄色的“M”。平时,我都是在常去的那家麦当劳买冰咖啡,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另一家连锁店,结果却让我十分失望。

那是因为,我对“将吸管直接交给顾客”这种极为平常的行为感到有些不习惯。也有一些店会将吸管像砂糖和牛奶一样,放在“请您随意使用”的角落里。和这比起来,将吸管直接交给顾客还算可以。但是对我来说,我却能强烈地感受到这家店(暂称为A店)和以往我常去的那家店在服务上的差距。

我所常去的那家麦当劳店,工作人员会在将饮品交给顾客的时候,将吸管的包装纸剥掉后插进杯子中,然后再交给顾客。

“需要帮您插吸管吗?”

“那就麻烦你了。”

这时,店员会将吸管的包装纸从距离顶端5厘米的地方开一个小口,将下部的包装纸拿掉后插到杯子里,接下来再将剩下的那部分较短的包装纸拿掉,然后将饮品交给顾客。我所去过的店中,几乎所有的店员都会这样做。虽然根据店员或店的不同,也可能会有直接将饮品交给顾客的情况,但也许这家店已经将这种服务当做一种礼仪进行过标准化培训了。

在“吸管的交递方式”上,A店对待顾客的方式也许乍看之下是很小的差距,但是给人的影响却很大,不是吗?就我而言,我对一直细心接待我的那家麦当劳的好感度,又大大提升了一个档次。

出于好奇心,我又去了其他几家店,对吸管的交递方式进行了调查。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B店,牛奶都换成了脱脂的或是用豆奶来替代,吸管、牛奶和砂糖一起放在角落里,供人自助使用。

C店和D店也和A店一样,直接将吸管交给顾客,因为去过B店之后才去C店和D店,所以对这两家店并没有去A店时的那种“失望”感。

这种服务不管是全日本各店统一,还是每个店自己的规定,抑或是员工的个人行为,都会因公司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吧。但是,从某一家店或是某一个店员接受的服务,一定会形成对其企业整体的印象,而他人对服务的评价并不是绝对的,是和其他公司进行比较产生的相对的评价结果,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也许会有人说:“不就是个吸管嘛!至于吗?”确实,如果你问我:被人帮忙插好吸管就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我只能说这是件小事。但现实的问题却是,一旦接受过一次优秀的服务,顾客就会不知不觉地将这种程度的服务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在下次得不到这种服务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违和感”①。

其实,不仅本人,许多消费者都与本人有着相同的感觉。对于非消费群体的人们来说,商家们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看起来有些刻意之嫌,但商家们细致周到的服务,却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依赖性。当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自己周围的竞争环境,并且要对自己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

而真实就隐藏在那些用数字无法表达的细小环节上。

为什么越是低廉的商品,就越要提高服务质量?

我认为,也许我常去的那家麦当劳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就是“自律式运转”。我虽然是这里的常客,也总是接受到必要的服务,有的时候还会享受到超出期待的服务,但是,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样,我消费的款额并不高。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服务存在呢?我认为,无论怎样,这个问题也不会超出人的思考范围,所以便试图做些猜想。

首先,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代顾客插吸管这样的服务,会不会是由于drive-through(顾客坐在汽车里就能购买食品的商店或餐厅)这种顾客接待点的存在呢?

例如,你驾着汽车在drive-through点了一杯热咖啡,并告诉店员你需要牛奶和砂糖,这种情况下,对方就会问你:“需要我为您加好吗?”当你拜托他帮忙之后,他会打开塑料盖子,将牛奶和砂糖放进去(当然也会询问你量的多少)进行搅拌,之后将盖子盖好交给你。所以,换成点冰咖啡的时候,就会变成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将吸管插好,以最方便饮用的形式交给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