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苏宁背后的力量:信息化天梯 作者:成志明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苏宁就像一个种花的人,在自己享受到信息化之花的芬芳之余,也惠及了“邻人”。

苏宁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在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在练内功。但是因为供应链管理跨企业协作的特性,苏宁的努力最终不仅提升了自己,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事实上,苏宁只有在零售渠道商的这个角色上做得更专业、更出色,才能够更有效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只有将制造商生产的优质产品更好地输送到消费者的面前,让制造商没有后顾之忧,整条供应链的效率才能更高。

苏宁与自己的上万家供应商进行了对接。对接是苏宁的一道必经程序,无论什么样的供应商都需要与苏宁进行对接。从供应商注册到商品到合同,从采购流程、物流流程、发票流程、付款流程到对账流程,在所有的流程里只要双方流程相交的部分都会在系统上进行透明的对接。“对接的结果就是他的ERP和我的ERP是一个大的ERP系统,我们都要延伸。”

和沃尔玛面对的问题一样,苏宁所面对的上万家供应商的实力是参差不齐的。一些比较大的供应商,如三星、海尔本身就实施了信息化,供应链的合作双方都在一个比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上,双方的对接就比较容易,只需要经过协商,确定对接的流程和具体的规则。虽然每一家上游的大供应商可能都会有自己的内部流程,需要进行一些沟通和调整,但是整体的方向是一致的。

可是与苏宁合作的还有许多中小型供应商,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对于这样不具备直接对接能力的供应商,苏宁就依托自己的系统平台,开发了一个单方面的流程,再经过对方的认可,固化在系统之上,由对方在自己的系统上操作。

“从目前来看,我们还会有一些代理商存在,他们的信息化能力不高,不太好去评估,但是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如何加强苏宁的中小供应商的信息化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对接,这是信息部门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任峻说。

实际上,像宝洁、沃尔玛这样的公司都在不断地提高供应商的信息化能力和对流程的理解能力。在对供应商的选择上,信誉度是一个问题,但是否具有信息化系统的对接能力也是一个问题。苏宁已经明确提出要将与自身流程进行对接的能力作为与苏宁合作的门槛。但是目前面对一些没有对接能力的供应商,苏宁也只能承担起责任,帮助其“越过这个门槛”,让供应商都具备这个能力。

苏宁本没有这个义务,但是在只有实现对接的情况下才能提升整体的效率时,苏宁也就只能发扬精神。而这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正在苏宁的构想中演变成一项可能的业务。

苏宁在面对那些没有信息化能力的供应商时,正在谋划为其提供一款内部的管理软件,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让他们可以很方便地使用,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水平。苏宁的B2B系统会变成一个在线的ERP系统,信息部门则变成一个托管的信息中心,辅助供应商和苏宁合作。苏宁考虑要把信息化的功能延伸出去。

这或许应该算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设想。通过B2B系统的对接,通过苏宁提升供应商运用信息化的能力,苏宁的ERP系统会变成一个全社会的ERP系统,这才真正吻合了张近东关于“大路”的思想-大路是谁也离不开的。这样,苏宁花费大量精力所打造的系统平台就能向供应商延伸,让他们来使用并习惯这个平台。

苏宁对行业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只是对接,在行业内大力推广电子签章,也是苏宁由己及人的一种共享式的提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