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业切入——产业选择战略

苏宁背后的力量:组织智慧 作者:成志明


1990年苏宁创业伊始,中国家电市场上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供不应求,全面热销,尤以彩电最热。苏宁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市场定位呢?当然希望卖彩电。但当时卖彩电进货需要计划指标,买彩电需要彩电票。张近东对创业之初的行业切入曾作如是说:“我非常非常希望有彩电让我卖,但彩电当时很紧张,买彩电要凭票,国内彩电销售都走国有商业主渠道,进口彩电要凭海外关系。”虽说都是家电产品,空调因价格昂贵,用电量大,无论是一次性投入,还是长期使用,都远远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属于奢侈品,令消费者“敬而远之”,但尽管市场狭小,购买却不需要空调票。因此,张近东无可奈何地“舍热求冷”,专营当时尚属“奢侈品”的空调。这并不是说,张近东的选择完全是被动的或随意的。他之所以选择空调而非进入其他行业,是因为他对空调市场未来的发展有自己的洞察和判断。

几年后,苏宁发展成为中国家电流通业的佼佼者。笔者曾专门就此事询问过张近东,他说:“我做事情不太愿意跟风,不是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或者说我还是有点冒险精神的。选择做空调,是因为当时我身在南京,‘火炉’南京的盛夏酷热难耐又无处可避,每个人都想要一个清凉世界。虽然当时以大部分居民的经济收入尚难以购买空调,但是医院、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机房和一部分高收入居民已对空调有现实的需求。我感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空调在未来肯定有大市场,正所谓‘要行大船,必涉深水’,大市场意味着机会多,当别人没有注意时,我悄悄率先进入,当别人发现再跟进时,我已做大了,可以大有作为。”张近东的这种行业选择思维,与今天股市上的投资大师、高手埋伏于潜力股的做法很是相似。这种做法能否成功取决于眼力和心态——能否发现潜力股,能否耐得住寂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