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盆景之美与企业之美

苏宁背后的力量:组织智慧 作者:成志明


无论在丁家桥、淮海路,还是在现在的山西路,张近东的办公室里总会有一处特别的景致,那就是一盆盆景。

或一棵小小的古树在盆中拔地而起,树干虽历经岁月被刻下道道裂痕,但苍劲有力,叶子不多,却生气勃勃。凝视片刻,你就会感到生命的顽强和张力扑面而来。

或一盆深山幽谷,绝壁处几株山花盛开,春意盎然;悬崖边,老者坐石抚琴,琴声悠悠。

或两座刀砍斧削般耸立的山峰,中间彩虹般架着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桥,盘旋于山间的登山小道,蜿蜒向上,宛如天梯直插云端,没有尽头,观之赏心悦目,令人浮想联翩。

盆景是无言的诗、无声的歌、立体的画,是人们精雕细刻的大千世界。

盆景通常被认为是有闲阶层的玩赏之物。作为企业家的张近东,从早到晚工作十分忙碌,为什么如此醉心于盆景之美?

每次面对这样的疑问,张近东或是淡淡一笑,或是默不作答。笔者这次有幸对张近东进行了深度访谈,他的一番“盆景之美与企业之美”的高论,算是揭开了谜底。

张近东说,在观赏盆景的过程中,他悟出了许多做企业的道理,可以说盆景之美与企业之美是互通的。

盆景之美,首先美在意境。这里的意境实际上就是人的理想投射于盆景中的山石树木之上,借助于它们体现出来。企业家创办企业,实际上也是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在上面,希望自己的理想通过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做优来加以实现。很多人简单地认为企业家的成就感、满足感来自对金钱、财富的拥有和占有,这是不正确的,至少是片面的,实现理想才是企业家追求的最大满足感。当然,企业家的理想有境界之分,而盆景的意境美也是有差别的。

从美可以带给人一种满足感这个角度来看,雕刻、观赏盆景与做企业两者是一样的。

盆景之美又在于设计。美是有内在的结构、比例要求的,是有秩序和标准的。盆景中的一棵树与野外的一棵树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经过了人的设计和修剪,而这个过程是根据作者的思想、审美观念和情趣进行的,它最终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而后者是自然的、随意的,甚至是野蛮生长的,虽然它是原生态的,却不必然符合人们的主观期望。所以当我们郊游涉足于野外丛林时,我们很少对那里的一棵棵树留下什么具体的美的感觉和印象。

一个企业家能把企业做成什么样,除了取决于他的理想和境界,还取决于他对企业的设计,比如企业的战略规划、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组织架构、流程制度,都是需要设计的。他不能对此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一家好的企业一定是有目标、有制度、有执行力的企业。

盆景之美还在于创意。我们很少看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盆景,因为盆景的制作者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与创意构思,所以有所谓的“一盆景一世界”之说。即便是同一盆景,不同的人也会感受到不同的意味。

创意使得盆景多姿多彩,每一个盆景都因此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如果盆景是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它就没有多少美感价值可信了。

一家成功的企业,创新一定是它的灵魂,是它成长、成功的理由。再好的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过时的那一天;再强大的市场优势与地位,别人通过模式创新、规则创新都有可能让它化为乌有。创新是一家企业独特的价值所在。没有创新的企业,其价值必定是不断贬值的。在投资者眼里,创新的企业最美。

听完张近东的话,我突然想到,苏宁之于张近东,不就是一个正在精工雕刻的盆景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