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4.编辑过程(5)

文案训练手册 作者:(美)约瑟夫·休格曼


例子2:

我坐在纽约城的一间办公室里与一位朋友交谈,他是个成功的商人,我们叫他斯图尔特。我告诉斯图尔特,我必须在事业上作一个非常关键的决定,我需要一些引导和建议。

当我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撰写大量文案的时候,我使用的是一种标准拍纸簿和圆珠笔,我会亲笔写下我的草稿。接着,我将它拿给我的秘书,她会帮我打印出来,并且预留双倍的行距。

接着我就会开始编辑修正,然后再让我的秘书重新打印出来。这样的过程会重复很多次,直到这个草稿成为交给排字工人的终稿。

电脑是伟大的助手

当装有文字处理系统的电脑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很抗拒使用它们。我已经习惯了手写,看上去要将这一过程转移到电脑和键盘上是很困难的。但是我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某个时间开始转变,使用了一台苹果Ⅱ型电脑,从那之后我在就再也没有用笔写过了。

在电脑上面写文案使编辑过程变得非常容易。文字处理系统使你能挑出文字或者整个句子,然后把它们拉到文案的另外一个地方。复杂的拼写检查系统会浏览你所有的文案,纠正你的拼写,甚至是在你还在打字的时候。同义词、语法检查和所有种类的编辑工具都被编进了相当好的文字处理程序中。现在,我再也不需要给秘书一篇草稿了。我首先会在电脑上打出一份草稿,接着进行编辑,甚至经常在打印之前就已经编辑好了。电脑对我的文案写作和编辑来说贡献巨大,超过了其他所有因素。这给所有文案撰稿人都带来了改变。

另外一个会在编辑过程中帮助你的因素就是时间。如果你能在编辑之后,将文案放在一边,然后隔一天再看看,或者几天之后再看看,你多半会发现你之前可能永远不会发现的事情。如果时间比较紧张,那就把文案放一会儿,过一会儿再回头看看。关键是要让你的潜意识思维有时间消化你所做过的事情,然后把需要修改的地方找出来。

还有其他很多编辑规则可以在课本和写作风格书中找到。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写作的书也很好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事实上,是一本我在大学时读过的书让我真正地打开了思维,意识到了在文案创作过程中编辑的重要性。

最终,在你认为你已经写出完美的最后一稿时——这是一篇编辑得极为优秀的文案,你再也不可能做一点儿修改的成稿——让某个专业编辑或文学专业的人来检查一下你可能疏漏的语法。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要接受所有的改动建议。当然,你要改正错别字和那些残缺的病句,或任何其他会给你的目标客户留下负面印象的糟糕语法。但是请估量每一处改动,如果你觉得改动影响了原有的写作风格,并且原稿没有违反语法或拼写规则,那就忽略它们。关键是,如果你对某人建议的改动感到不舒服的话,不要被他吓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