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在抄经纸上写了个心字

和父亲去旅行 作者:陈铭磻


唯其宁静可以让我明心见性,觉破迷情,离妄返真。

是一颗寻求宁谧无为和追寻灵明空寂的心,引领我趁清晨清醒时刻,和三个孩子搭车来到矗立于伽蓝山麓的石山寺。

石山寺的寺院庭园,弥漫一股使人感到宁静无为的明朗,以及冬日汇集的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即空即有的冷空气,不断以一种惨淡却柔和的吸引力召唤着。宁静,能够治愈心灵伤口。我在晨间八时许,与孩子从对街的公车站散步过来,清幽水宁的濑田川流过身旁,经常飘浮雨雾的琵琶湖便在后方另一头,偶尔见到一两部小轿车从面前街道驶过,也是寂声轻缓,大概是驾驶员怕那刺耳恼人的机械噪音,会划破这美好早晨的宁静,并叨扰沉睡中的石山寺悄然缄默的生息吧!

在樱树夹道两旁的前庭入口处买了四张入园券,我们登上石山寺的石阶,眺望这座已然有千年历史的古寺,充满佛心禅意,无有形相地飘逸在浓密巧致的树梢间,无意间发现,那动或不动的树梢,瞬息探看,仿佛无物、无欲、无境的空茫禅定,不断衍生回荡在山径之间,使人想紊乱、想混浊的意念全都绝于断灭。

距今约1400多年前,也即公元607年,曾派遣小野妹子及其他留学生前往中国,与隋朝建立邦交,吸收先进文物制度,致力于振兴佛教,建法隆寺、四天王寺,著述《三经义疏》,被尊崇为日本佛教始祖,也是被日本第33代天皇推古女皇立为摄政王的圣德太子,便曾隐居于琵琶湖畔的石山寺。

某天,圣德太子来到一群渔民正在捕鱼的濑田川边,忽然一条人鱼跃出水面,令在场的人惊吓出一身冷汗。随后,人鱼竟张口叫道:“我是长年在此打鱼的人,因为杀生之罪,才变成这副模样。”继而又说道:“愿我死后,能留给后世杀生的人为戒。”话才落下,即刻气绝身亡。后来,笃信佛教的圣德太子便将人鱼尸体带回,请人在石山寺制成人鱼木乃伊。

佛戒于心,人的生命旅程就是一条走向死亡的学习之旅,从生到死,每一个人都得经历同样的悲欢离合,一旦走到生命尽头,学习之旅结束时,这个朝圣者必将发现,原来他本身就是这趟旅程的起点与终点,旅程不过是从他自己这个驿站走到他自己那个驿站而已。也就是说,人活着是为了会有那天,所以才要有今天。

从新大阪旅行到石山寺,我为朝圣千年前的文学家而来,却见孪生儿子站在石山寺本堂前默祷朝拜,祈祝学业顺利,倏然忆起他们幼年时代的某日黄昏,当得知他们的父亲在医院收到医生签发的住院爷爷的病危通知单,面临生死攸关时刻,竟吵嚷着要我带他们到邻近林口台地的竹林寺,祈祝爷爷病情赶快好转起来。时值3岁的孪生兄弟,第一次进入佛门圣地,不约而同用肥胖的双掌合十,随参拜人群顶礼跪拜,口里还喃喃有词,说些旁人听不懂的童言童语。

回返医院后,他们的姐姐则从书包里取出一张小卡片,用歪歪斜斜的字样写下“祝阿公早日康复”,并手折两只纸鹤放在病床茶几上,且说要折出一千只纸鹤让阿公的身体健康复原,以便早日跟爸爸再去日本平冢,旧地重游。

小小心灵尚能流露如此明亮柔和的祈愿光辉,一旁顾念的我,整个心情哀愁得如四月天的春雨,一片湿淋淋的。

回头再见石山寺冬日萧瑟黯然的阴翳群树,以及斜坡上沉静的日荫高台,这极尽沉重而寂寥的朝拜方式,其实并未真正意味我已从中接近宁静,拥有宁静,我遂而走近本堂,向发起“抄一字经”活动的寺方,要了一张印有《般若心经》的抄经纸,用毛笔写下《心经》里的“心”字,祈愿一心不乱,花开见佛悟无生。

唯其宁静可以让我明心见性,觉破迷情,离妄返真,不再苦苦执意无尽红尘的迤逦因缘。

时光胶囊

涤我一身清畅的石山寺,我信服不要为跟力量相当的工作或情感祈祷,而是要为跟工作或情感相当的力量而祈祷。我确信人世间必然存在一位守护神,无时无刻不在困境或危机时,指引和庇护人们。那人人都该拥有的守护神,就是心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