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医院是身体的服务区,了解越清楚,看病越轻松(19)

看病不花冤枉钱:大医院就医手册 作者:武箭


目前,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糖尿病发病国,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年攀升,并且出现了严重的低龄化,连四五岁的小孩都有发病。

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有家族发病倾向。据调查,糖尿病患者中有25%~50%具有家族史。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家人中有糖尿病患者,那我们自己便是一名潜在的糖尿病患者)、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导致我们因糖尿病而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与我们不够重视自我保健,从内心排斥查体、忌讳医院,未能及时发现疾病、治疗疾病有关。而我们要及时发现、预防、治疗糖尿病,就必须首先掌握一个能够确诊糖尿病的重要临床依据,那就是空腹血糖。

所谓血糖,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血液中的含糖量(大部分是葡萄糖)。

在前言部分中我们提到,人类必须食五谷才能生存。为什么是必需的呢?因为我们只有摄入和消化谷物、蔬果等食物,把它们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并进入血液,运向全身各个器官细胞,才能维持这些细胞的基本运动。

然而,在一顿大快朵颐的饱餐之后,我们摄食的绝大多数糖分却往往会因机体需求的暂时饱和而无用武之地,只能被转化成糖原,储存在我们的肝脏和肌肉细胞之中,再视人体的需要不断进行储备或者释放,从而维持我们体内血糖的正常浓度。

现在,让我们用心记住下面这两项数据:

① 正常状态下,我们的空腹血糖值是:3.9~6.1mmol/L(记住4和6这两个数字)。

② 在进餐2小时后,血糖值将达7.8~8.9mmol/L(记住7、8、9这三个数字)。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血糖每天都会在进食后出现暂时性升高,其余时间则处在空腹血糖的正常水平,不断以动态的平衡维系着血糖的产出与消耗,犹如潮汐。

可一旦这种自然的平衡被某些外因或内因打破,我们将会遭遇什么,又该如何面对呢?

好吧,就让我们从你接过医生手里的那张化验单开始,看看会发生些什么。

你来到了化验室的窗前,排队,然后递上交费单和化验单。

检验师看了你一眼,问:“早上吃了没,喝水了没?”

“没。”你揣着水米未进的空肚皮回答。

“把手伸过来。”于是你伸出了右手。(建议:最好伸出左手,除非你习惯用左手写字、吃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