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医院是身体的服务区,了解越清楚,看病越轻松(22)

看病不花冤枉钱:大医院就医手册 作者:武箭


在笔者十几年的护理工作中,见过患者和医护人员争吵,也看到过患者和患者争吵,但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却是一次医生和医生之前的争吵。这次争吵的爆发,讲述起来十分简单,可处理起来却十分棘手。

外科的A医生,急诊收治了一名72岁的男性患者,我们在这里就姑且称这名患者为老张吧。老张是个不爱操心、大大咧咧的人。他明知自己有糖尿病,可心里却从来都不把它当回事。在老伴的监督下,虽然也吃着降糖药,可他却很少去医院复查血糖,不但饮食上不加控制,日常作息时间也不规律,可以说是个对自己的血糖满不在乎,不闻不问的“甩手掌柜”。一天清早,他去城墙公园散步,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给绊倒了。在摔到地上的那一刹那,老张忽觉胸部一阵撕裂样剧烈疼痛猛然袭来,并且疼痛持续,不能缓解。路人拨通120,紧急将他送往医院之后,医生发现他患有夹层动脉瘤,需要立刻手术。但A医生在给老张做术前准备的各项检查中发现,老张不但患有糖尿病,而且血糖还高达26.0mmol/L,尿里还有“酮体”!

冲突就在这里爆发了:A医生认为,以老张目前的血糖状况,至少也要把血糖降到11.0mmol/L以下才能考虑手术,而B医生则认为老张的夹层动脉瘤十分凶险,一旦动脉瘤破裂,将导致胸腔内大出血,必须尽快手术。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吵到激烈处,甚至摔掉了病历。

事实上,他们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在这么高的血糖下做手术,风险的确太大,很可能会危及老张的生命,但如果不及时手术,老张体内的夹层动脉瘤就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怎么办?

其实,处境两难的不仅是医生们,在这个时候,真正感到后悔和害怕的还是老张自己。如果他之前能经常检测血糖、控制血糖,又怎么会遭遇到这样的困境呢?可见,对于疾病本身而言,最重要的责任人不是医生,而是患者自己。

一个合格的糖尿病患者,不但应该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还应该明白高血糖可能带给自己的潜在风险,并能适时地向医生表达自己的不安和忧虑。老张的困境无疑在告诫我们:只要有机会,就不要忘记为自己查查空腹血糖。只要血糖异常,就一定要引起重视,配合医生积极降糖,避免像老张一样,受制于“糖”。

糖尿病是慢性的、隐性的、“甜蜜”的杀手,早期往往难以察觉。而糖尿病患者同时又是脆弱的、易伤的,一旦被确诊,不要逃避,要尽可能多地与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进行交流,努力引起他们对自己的注意,尤其是在控制血糖和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方面,要多提问、多唠叨。

毕竟,从你踏进医院的那一刻起,血糖的高低就直接影响着你手术愈合、伤口处理、控制感染等方面的最终成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