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考证与不考证两种专业的不同读法

大学四年挖好坑 毕业十年牛哼哼 作者:嵇万青


我们常常听到那些参加某个资格考试而又总是通不过的朋友在知晓结果的那一刻这样调侃,“其实我只是在收集准考证啦。”然后又无奈地投入到下一次考试的准备当中。这个笑话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可能不太好笑,尤其是那些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而被迫多交钱甚至退学的朋友。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考试就像是失恋,多来几次根本就顶不住了。

我们说学生时代什么最可怕?是老师?那老师为什么最可怕?因为要考试。大学又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它轻松多了,还不是因为考试少而且简单。但是少并不代表没有,尤其是积压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真是会让你足够头疼的。在英语等级考试方面我就有不堪回首的经验。记得大二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四级考试,结果全班大部分都过了,只有几个同学鸡立鹤群十分的非主流,我就是其中一位。一开始还觉得没什么,到后来第二次参加考试的时候就非常尴尬,原来同一个考场里还有仰视你的学弟学妹,真让人情何以堪。不过那时候还好有几个坚强的大四学长撑着场面,我还顶得住。再到大三的时候,我成功脱离苦海,几个四级没过的同学考完回来告诉我整个考场只见桌子上贴着准考生号码,稀稀寥寥的几个人显得特别的惨不忍睹,抬头看老师的眼神都充满着郭小四式的哀怨和忧伤了。他们哪里知道我看他们的眼神同样是充满怜爱和同情的。

事实上很多专业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要开始着手准备本专业的一些资格考试了。比如初级会计师、英语专业四级、计算机二级证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如果本专业的同学连这些都没拿到,那应该是属于极品的那一型。接下来大三大四要拿的可能才是决定你找什么样级别工作的证书,所以有一些专业在整个大学还是相当之忙碌的。只不过这时候的考试跟高中的比起来,你会更直接地感受考试是为了自己,不像以前那样觉得考试是为了老师。在拿证这方面理科方向的学生要比文科方向的学生压力大。学医的又要比文科理科的学生们都紧张,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也是为什么白衣天使们出来之后能够享受相当优良待遇的原因吧。

作为一个文科生,就读的又是新闻系,所以总体感觉我们是属于整个大学里最闲适的那一群。课是最少的,作业又特别容易应付,如果你还是像高中那样停留在只要听老师讲课就行了那个阶段的话,我估计你也就没啥事要做了。你看我们这个专业吧,对英语、计算机、普通话,说实在的其实没什么特别严格的要求。只要达到基本的标准就可以了。比如说你将来想要做编辑做记者,只要你找到单位接收你,那也就不需要什么资格考试了,直接上岗然后发证就行了。

可是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假设我们把大学里的专业分为拿证的和不拿证的两种,你就会发现这两种类型有两种不同的读法。比如你是一个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那可能你的目的就很明确在大学几年级要拿什么证,什么时候拿注册会计师,什么时候拿高级,什么时候拿注会。如果你是一个有危机感的人的话,你一定非常忙碌忙着泡图书馆上自习,每天勤学苦读,一门心思地准备一场场的考试去了。

那我现在是读新闻专业,没有多少证要拿的,是不是意味着彻底放松,随便听下老师讲课记下笔记就行了呢?完全不是啊,我们有我们自己奋斗的方式。从事记者这个行业说实在的经历要比学历重要得多,虽然在某些环境里由于某些原因学历还看得很重,但是注重实际经验肯定会是未来选拔新闻行业普通的从业人员的趋势。毕竟信息过剩的时代,大众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采集信息会是越来越关键的一环。新闻单位招人,不会是一开始就请你去喝茶,当然是要很快能进入状态,然后立即上手到处去跑新闻。所以有很多外专业的学弟学妹问我自己想当记者怎么办,我告诉他们就两个字,实践。自己找单位去实习,跟着前辈老师们多学习。在学校就要想方设法,比如加入校报,比如多向外面投投稿。你若不是天赋很高就要勤学苦练,就算是干新闻这行当也该有个适应期。一旦你跑了几年出了点成果,你自然就不用想怎么当记者这个问题了。说不定那时候你还觉得记者太压抑,不想干了呢。

这里并不是说学历不重要,一个新闻人视野还是很重要的,而这个是需要通过读书来获得的。我只是说很实在的东西,就像你找工作的时候,你把自己的一堆发表过的稿件摆在别人面前要比你摆一堆无关紧要的证书要强得多。证书哥的悲剧就在于他亮出了很多花招,但是没有一招是可以致命的,也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对于新闻人来讲,写稿子是一个相当基本相当关键的能力。为什么说像我们这种专业的学生就是有点货才行呢,因为我们这种专业就是传说中的应用型学科。它与很多专业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理论最终是要落实和服务到实践当中的。当然任何专业搞理论也有春天,那就是你一直读下去,然后读到博士博士后搞科研就行了。

所以看吧,闲有闲的读法,忙有忙的忙法。有人为考证而烦恼,就有人为别的烦恼。一个竞争的社会里,能者居之是必然的事情。于是我们再仔细想想,考试考证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更像一种别人为你树立的目标。红线都给画好了,就等着你向着那里一路狂奔过去就好。真的省了不少力。由此看来,那些恼人的考试倒像是给笨学生们的福利,因为起码有人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了。不用自己那么辛苦去摸索。指不定还要浪费多少不必要的时间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