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货币战争不可避免(5)

货币战争3.0 作者:(韩)尹采铉


 

资本的国际化

所谓资本的国际化,指的是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从金钱的性质上看,金钱只能从预期收益率低或风险程度高的市场,向预期收益率高且风险程度低的市场流动。在这一点上,跟“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是一致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由于国家间的利率差而造成的资本流动情况。假定韩国的市场年利率为10%,美国则为5%。如果没有汇率的浮动,那么投资国内的预期收益率将比投资美国高出5%。因此,资金的流动方向将由美国转向韩国,美元将供应韩国外汇市场。如果由于国际间的资金流动,汇率每年下跌10%左右,那么美国的资本在投资期满之前,将获得15%左右的投资收益率。即,其收益率高出投资美国时的3倍左右。

1980年,资金从日本流向美国的实例,也是一种利用了美国与日本的利率差而开展的货币战争。当时,日本的优惠贷款利率为每年6%,而美国则高达21.5%左右。美国的利率高出日本3倍以上,日本的投机资金立即向美国的债券市场展开了攻势。因为在日本进行资本运作时,3年内可获得18%的收益率,但如果在美国投资,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可获得高达60%以上的收益率。尤其是在资金从日本流向美国的过程中,美元价值强势反弹,因此日本投机资本还能获得10%以上的汇率差价收益。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以股票投机为目的的国际间资本流动情况。如果日本上市企业的运营状况被判定为将出现好于美国的转变,那么扩大在日本的投资比重是有利的。相反,预测日本上市企业的运营环境将出现恶化,那么减少在日本的投资比重才是安全的。从1985年开始,到1989年初为止,美国投机资本功绩日本股票市场便是其代表性的案例。

日经指数 (Nikkei Index)得益于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和经常收支顺差,在5年间上涨了400%;日元价值从1985年末的1美元兑200日元,上涨到1988年的1美元兑126日元水平。也就是说,日元在3年内月上涨了37%。把股票市价差收益和汇率差价收益加在一起,投资收益率在5年内上涨到了43%以上。在此期间,美国道·琼斯指数的上涨率连35%都没有达到。可是,由于日元价值暴涨,出口企业景气展望指数(EBSI)从1989年开始恶化,于是股票市场陷入了泡沫产生与否的争论之中。对此,国际投机资本攻击性地抛售了所持有的股票,并将其兑换成美元转移到美国。于是,日本的股价指数开始暴跌,日元也随贬值(日元/美元的汇率上涨)了。

我们可以看出,日本1989年的经常收支,比前一年减少了约20%。经常收支顺差减少了,也就意味着日本上市企业日元债券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减缓,营业利润大幅下跌,因此成为重要的股价指数下跌因素。尤其是伴随着日经指数在短期内暴涨,引发了是否产生泡沫的争论,因此股价指数大幅下跌只是个时间问题。相反,美国则是从1989年开始大幅减少了经常收支赤字,造成了上市企业的销售额增加,营业利润得到改善等股价指数得以上涨的环境。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国际投机资本,就连日本投机资本也都处理了持有的日本股票,并用兑现的资金投资了美国证券市场。其结果,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989年末的2,750点,上涨到1995年的5,110点上,上涨幅度约为85%。相反,在此期间,日经指数下跌了约50%。

从1998年开始到2000年为止,韩国的金融市场也造成了国际投机资本流入所需的充分必要的环境。也就是说,国际投机资本断定,得益于高企的汇率水平,出口企业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将急剧增长。其代表性的案例便是三星电子的股价上涨率。1998年5月,三星电子的股价略高于3万韩元,可是到了两年之后的2000年6月,股价上涨到了38万韩元,上涨幅度约为12倍(1,200%)。等到汇率从外汇危机之前的1美元兑950韩元的水平,上涨到1美元兑1,500韩元水平时,出口额在销售额中占较高比重的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急剧增加。在把当时美国的年利率考虑在8~9%范围之内的情况下,美国的投机资本在2年之内,获得了相当于投资美国享受优惠贷款利率商品100年以上的利益。与此相反,大部分韩国投资者由于不了解汇率效果,以每股6万韩元的价格抛售了三星电子的股票。

除此之外,观察1998年以后反映汇率与上市企业销售额的GDP增加率,和外国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便可以确认投机资本的投资战略。即,在汇率下跌的形势下,它们扩大了投资规模,而在汇率上涨的形势下,它们则大幅缩减了投资规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