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误区:胆固醇水平低意味着身体健康

饮食观念误区 作者:(德)乌多·波尔默


尽管胆固醇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有争议,但是经验数据还是容易给人这样的印象:胆固醇水平总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当然,同时升高的还有死亡率――就好像脸上的皱纹一样,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同时与死亡也扯上了关联。在绝经期到来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妇女少于同龄的男性患者,此时,她们的胆固醇水平还比较低。在这两个例子中也存在有因果关系,但是这类因果关系说明不了具体问题。

“30岁之前的胆固醇含量超过180mg/dl(每1/10升血液含180mg胆固醇)以及30岁之后超过200mg/dl的现象都应当引起医生的关注”,这是在1990年版《德国医师手册》中的一篇――《国家胆固醇研究协会》――的开头写到的一句话,文章还继续提到:“如果有明显的提高……需要频繁地附加药物疗法。”

如果胆固醇含量升高真的对动脉硬化症、冠心病以及心肌梗塞负有责任,那么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低的人应该更健康更长寿,不是吗?――错!降低胆固醇,不仅不能延长寿命,反而会与心血管疾病扯上关联。“那些成功地减少刺激心肌梗塞发作危险因素的人果真比那些对此漫不经心无动于衷的人活得长吗?”这个问题不会马上获得答案,因为还有另外的几个问题需要先得到解决:“如果人们不是因为心肌梗塞而仙逝,那么他们会死于什么呢?有没有可能,较低的胆固醇水平虽然预防了心肌梗塞的发作,但是同时提高了死于其他疾病的风险?”

在荷兰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研究调查中,胆固醇和自杀,这二者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得到了证实。这项实验有3万名受测者参与。该调查发现,随着胆固醇含量的减少,人脑中复合胺数量也会减少。这是一种可以影响我们情绪的物质,如果缺少了它,我们就会消沉、抑郁,难以克制自己的坏脾气,人会变得易怒、敏感。如果胆固醇含量水平急剧下降,人们还会对自己做出冒犯、冲撞,甚至自我毁灭的事情来。

从两个互相独立的研究中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其中一个是在法国进行的,另一个则来自意大利。在这个法国研究项目中,受测人群于1967年参与了实验,至1994年,先后共有5%的人自杀身亡。这个自杀率竟然是民众平均自杀率的3倍。而这个实验项目,恰恰就是研究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后经证实,最为危险的自杀倾向分子就是那些胆固醇水平在短时间内急速下降的人。另一项研究是在意大利的一家急救医院里进行的,大夫们对321名因有自杀企图而被送往该医院的病人进行全身检查,在将他们的血液样本与其他的病人做对比时发现,自杀病人的胆固醇指标值明显地低于参照人群的。

美国研究者在对高血压病人(在此指的是那些舒张压高于90mmHg的人)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了一些明显的关联。在一个名为“健康先生研究(MRFIT-Studie)”的实验项目中,他们长达6年地对35万名男士进行观察,同时对这段时期出现的死亡进行了个案分析。该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中风的风险随着胆固醇水平的下降反而升高了!

所有这些事实和数据都告诉了我们什么?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肯定会在男性中带来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反,胆固醇含量降低,却毫无疑问,肯定也会增加他们死亡的风险,只不过不是死于心脏病,而是癌症、中风,或者其他的原因。您自己选择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