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孩子做到“及时应答”(2)

里的家教智慧 作者:木紫


 

2.让孩子品尝后果

过于抽象的道理孩子是不愿意听的,他们更相信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所以,让孩子尝尝苦头,要远远胜过对孩子讲一大堆的道理和进行永无休止的说教。

郝明嘉摆弄着手里的蝴蝶剑的时候,妈妈正在把炒好的菜往餐桌上端。妈妈喊郝明嘉吃饭,郝明嘉正玩在兴头上,没答应妈妈。妈妈走近一点又喊了一声,郝明嘉说:“知道了!”但是人还是没有动。

半个小时后,父母吃完了饭,各自忙各自的事情,郝明嘉还在玩。大约到晚上8点钟的时候,郝明嘉饿了,去冰箱里找吃的。但是冰箱里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可吃的熟食。

郝明嘉冲着妈妈嚷:“我没吃饭呢!我饿!”妈妈很严肃地说:“吃饭的时候喊了你几次,你不动!现在饿了,没饭了!以后还这样到点不吃饭,就得饿肚子!”郝明嘉不说话了。

孩子做事情比较随性,预想不到事情的后果,所以会做出一些违背规则的事情。当孩子违背规则的时候,相对低调而严格的惩罚,会让孩子懂得规则是不可以违背的。

3.行动上不迁就孩子

我们喊孩子,孩子不答应,不要走到孩子面前和孩子说话,更不要对着孩子笑。这样容易减家长的威风,长孩子的气势。你喊孩子,孩子不答应,就把想说的话放一放,保持沉默。过一会儿,孩子一定会凑上来,问你:“妈妈,刚才你喊我做什么?”你只需回答:“不想跟你说了!”

家长越不说,孩子越好奇,越想知道,下次他就会注意。小孩子最会察言观色,家长板起面孔,不理睬孩子,孩子会因为家长的生气而害怕,下次就不敢这样做了。

4.家长要及时应答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多次模仿之后,孩子便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当孩子喊家长的时候,家长不能及时应答,孩子很快就学会了。于是,当家长喊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不能及时应答家长。其实,孩子的不良习惯是跟家长学的,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5.重视“第一次”不应答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家长控制住孩子第一次的不良做法,烦恼就会减少。小孩子做错事,往往是因为是非判断力差,不知道这是错事。稍大的孩子,是因为对错误的警惕性不高,不认为这么做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第一次发生孩子不应答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在第一时间制止他。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喊你,你不答应,是不对的!这样妈妈会生气!”“小孩子要尊重大人,当大人喊的时候,要及时应答!”“你不应答妈妈,是在伤害妈妈的感情!”这样,孩子就会重视应答这回事。

6.告诉孩子怎么应答

当孩子做某些事情,在生活中找不到范本的时候,他有可能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为了防止孩子不知道怎么应答,家长有必要详细地告诉孩子,当父母以及家里的其他长辈喊他的时候,他要放下手上的事情,迅速走过去,站到对方面前,声音洪亮地问:“您找我有什么事?”如果距离较远,可以一边答应一边走过来。

养成习惯后,即使同学、朋友喊他,他也会表现得很有礼貌。无论是谁,一旦感受到孩子对他的重视,就会更加尊重孩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