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培养孩子良好的德行(2)

里的家教智慧 作者:木紫


 

2.不要过于娇惯孩子

独生子女,是家长眼里的宝贝。有的家长爱孩子爱得孩子想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使得孩子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更没有为别人做事的能力。自私的孩子,除了父母以外没有人可以容忍。

有一个女孩,到外地读大学,由于极端自私,无法过集体生活,不得不从校园公寓里搬出来,在校外租房子住。租房子一个人又不敢居住,妈妈只得来陪读。为了女儿上学,妈妈辞掉工作,千里迢迢告别老母亲来到异地陪读,心里苦不堪言。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无法与人相处,工作后怎么办呢?

卢梭说,我们似乎对孩子有一种天生的溺爱,但你可知道,现在给孩子幸福,将来就是给他痛苦;现在给他天堂,将来就是给他坟墓。所以,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吧,这样孩子才能掌控自己未来的生活。

3.培养孩子的德行

想要孩子有好的品德,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告诉他们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坚决不能做的。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也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道德习惯。

有的家长不知道培养孩子哪些品德。品德是贯穿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高尚的情操,比如懂得感恩、有一颗善良的心、孝顺父母、有责任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真诚待人、自信自强、谦虚有礼、有勇有谋、宽容仁厚等。

4.让孩子践行品德

有的家长培养孩子的品德只是跟孩子说怎么做,孩子在实际行为中有没有做到却不管不顾。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孩子就不会形成习惯。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做完了要让他多重复几遍。将行为变成了习惯,才能最终成为稳定的自然行为。

妈妈教儿子给奶奶洗脚。妈妈蹲在小男孩身边,告诉孩子,奶奶的脚放进去前,要先用手试试水的温度,不烫手合适。洗完后,要用干毛巾擦干净。小男孩第一次做很兴奋,可是第二天就忘了。妈妈喊小男孩,奶奶制止,说我自己洗吧,但是妈妈坚持让小男孩给奶奶洗脚。在妈妈的提示下,小男孩连续给奶奶洗了一周后,不用妈妈提醒,就能主动给奶奶洗脚了。

5.对孩子进行价值引导

所谓价值引导就是引导孩子自己悟出要做的事情的意义是什么,最终帮助孩子悟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悟出一个人怎样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我们给孩子做价值引导的时候,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通过对话,自然而然进行。

汶川地震,妈妈领着姚兵捐款回来,便开始讨论一个问题。抗震救灾中,谭千秋老师舍己救人,范美忠自己先跑。妈妈问儿子:“你怎么看待这两位老师?”儿子说:“谭老师更具备一位老师的美德,有责任感,爱护自己的学生!”妈妈问:“如果你是一名老师,会怎么做呢?”姚兵说:“当然是像谭老师那样,尽心尽责救助学生呀!”

我们和孩子一起,针对社会上发生的敏感事件进行讨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