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坏老板如同好猎手(1)

世上没有好老板 作者:纳兰秋


好猎手是如何炼成的

坏老板如同好猎手。这是上班族首先要了解的有关职场的本质性的观念。如果不明了这个道理,上班族注定一事无成。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在残酷的实践中与猎手周旋,进而达到那种共存共荣的奇妙平衡。

有人会质疑,猎手的天职不就是追逐猎物,杀死猎物吗?怎么会有猎手与猎物共存共荣的局面产生?

告诉你,这是真的。

血腥的杀戮是真实的狩猎情景,而在职场上,狩猎的暗喻则是双赢。如果达不到这个结果,猎手不是好猎手,猎物也难以成为成功的猎物。

在职场这个狩猎地,作为一个猎手,职责是全能的,他不仅善于发现猎物,网罗猎物,还要擅长组织猎物,经营猎物,依靠猎物赢利。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我们先看一则好猎手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猎手驯养了一条猎狗。秋收之际,他将猎狗放出去捉野兔。很快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发力猛追,可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野兔像是绑了火箭,一阵飞奔逃命。

不想,这幕紧张的情景竟被旁边悠闲吃草的山羊看到了。它就讥笑猎狗说:“你这个猎狗,浪得虚名,你追了半天都没追上,兔子跑得比你快多了!”

猎狗停下不追了,瞪着山羊,一脸的不屑,回答说:“你知道什么啊?兔子比我快是因为我们俩虽然一样在跑,但目标完全不同:我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跑,它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啊!”

道理很简单,在职场上,出发点和目标的不同导致的行为模式也不同,所产生的动力也就大不相同。

岂料,猎狗的话被猎手听到了,他就在心里琢磨:猎狗说得在理,但是,现在又出现一个问题,即我只有一只猎狗,我怎么能保证他卖力呢?如果我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光指望这一只猎狗是不行的,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于是,猎手又买了几只猎狗,并设定了奖惩制度:凡是在追猎野兔的过程中,能够捉到猎物的,均能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连口水都没得喝。

结果,这一招立刻收到了奇效。因为没有一只猎狗想在别人吃骨头的时候,自己连口水都喝不到。一想到可能饿肚子,它们无不纷纷努力去捉野兔。

这告诉我们,好猎手的眼光不只单单盯住猎物本身,他会建立能够获得更多猎物的竞争机制。相反,如果猎手只一味盯着猎物,不考虑捕获猎物的效率和收益问题,那就不是一个好猎手,也不会有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故事还没完。

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野兔有大小之别。大野兔不好捉,小野兔好捉,而捉到大野兔与捉到小野兔的奖励是一样的。于是,善于观察的猎狗们,发现了这个猫腻,纷纷舍大兔而求小兔。

因此,猎手惊异地发现,最近猎狗捉到的兔子越来越小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