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欧阳应霁:“蜗居”是一种很好的训练(7)

同胞,请淡定 作者:许骥


■ 香港人并不为“蜗居”焦虑 ■

许: 你的第一套房子有多大?

欧阳: 我现在想起来,第一套房子可能也才不过30平米,真正的使用面积就20多平米,特小的一个空间。我是一个喜欢在厨房里玩的人,那个时候我的厨房,真的像一个走道,基本上只能供一个人进去,甚至是一个人走也有点困难。但是也很好,我开始有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有了自己的空间,就可以随意安排。因为房子的结构没有改动的可能,于是我就把客厅稍微改了改,搭了一个小平台作卧房,睡在平台上面,下面还可以放东西。原来的睡房,就变成我的工作室和书房了。就是这么简单,是很“蜗”的一个“居”。

许: 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房子一点点换成大的?

欧阳: 对。后来我谈恋爱,然后跟当年的女朋友、现在的太太住在一起了。我们开始慢慢存钱,买房子。其实我们对在香港该住哪里没有什么概念,没有想太多,因为毕竟我们还是从“中下阶层”走出来的,对那些豪宅什么的完全没有概念,也并没有觉得我往后一定要有多大的空间,反正是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因为我们两个都蛮喜欢旅行,所以不一定会留在香港。我们到处走,走到一个地方,稍微落脚,又继续上路。我们到目前这个年纪,已经在香港生活了半辈子了,但是还是经常会想象一下:“哎,我们下一站要去什么地方?”然后就会去往那边住上一段日子。我们对“家”的概念并不太“黏”,不会觉得一定要在一个地方,随自己的生活改变,大的小的房子,对我们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许: 从“蜗居”开始,慢慢奋斗,这对香港人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家并不会觉得焦虑,对吗?

欧阳: 对。老实说,如果要焦虑的话,上一代已经焦虑过了,到我们这一代早已接受,这就是现实,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有太多的烦恼。因为香港毕竟是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大家也习惯了住房的压力、工作的竞争,做生意租金也很费力,有太多事情要焦虑,反而不会为“蜗居”太焦虑。你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你就会有“弹性”,有适应力,这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所以,不太会出现太“戏剧性”的场面,比如为了房子要嫁入豪门,一般人还是比较踏实地去考量。香港人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投资上面。但是这个我也不懂,所以我都交给太太处理。

许: 你觉得香港人的居住环境这么小,香港人快乐吗?

欧阳: 我觉得香港人在这方面也蛮能够找到某一种平衡的,一般来说,既然居住的空间这么小,所以就争取尽量在外头活动喽。

许: 香港人好像很少约朋友在家里来见面。

欧阳: 对,会约在一个咖啡厅啊、茶楼啊,这样跟家人或朋友见面。所以,为什么香港吃的文化水准这么高,其实跟家里的地方都很小是有关系的。无论是从家居还是从商业的角度,都可以体现出来。由于我们真的比较难邀请朋友回家吃饭,于是就在外头吃;在外头吃多了,也慢慢争取不要去装修太豪华的地方吃;所以有好一批餐馆强调自己是家常小菜,环境很家常,菜色也很家常,就是为了让大家的落差没有那么大。

另外,因为香港小,住房也小,香港人就会争取更多机会出去旅游,稍微可以平衡一下。有时候一放假,就跑到外头去。不一定离开香港,也可以是在香港本地,比如香港有很多不错的公园,平常你不出远门也可以在家附近走走,我觉得这也是蛮健康的。有机会、有条件的话,就去一些临近的国家和地区,或者是走到更远,体验外面的世界。

住房小的问题,我想在日本也是一样的。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在大城市里居住空间也特别小,甚至是比香港还小。但是他们的文化注重小和精致,所以他们会比香港搞得更细。我们中国人一般都说自己比较“大气”,习惯把东西都乱放一堆。

你参照不同的文化,可以对自己的居住空间产生一种理解,最重要的,如果找到平衡点的话,心还真的可以安下来,那就行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