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典经济学在中国本土的验证(下):败德的相应(1)

中国经典经济学 作者:钟永圣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Man himself has become our greatest hazard and our only hope.

——John Steinbeck’s Nobel

 “天之在我者德也”。自古推究人世之运,无非应天时而奉行,谓之得天时,即“德”也。天时转化,周流不息,《易》之属也,是以“德”亦有“运”,德运循五行变化之律而变易。齐国威、宣之时,邹衍论著说明水木火金土五德之运,到了秦始皇兼并天下,齐人把邹忌的著作上奏。始皇信服,采用其说,根据推算认为周朝得“火德”,秦朝建立取代周朝,从生克关系上,灭火者为水,是以秦应得“水德”,水在青、红、黄、白、黑五色中对应黑色,“始改年,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旌旄、节旗皆尚黑,数以六为纪。”(《资治通鉴·秦纪二》)

世间学说,都如整个世界的起源一样,究其本源,都是“无中生有”。本性具足,心生万法,如理施行,理事相应,则“事实证明理论正确”。可是空谈理论,徒有其表,倒行逆施,反过来以为“事实证明理论不正确”,何其愚钝!五行德运之说,可以演绎而得,亦可以归纳而得,然而不论何种得法,总需要人应之于人事。周朝的建立,取商纣之暴虐天下,解百姓之厄,总归是德。继而文王、武王、周公诸大圣人相继垂法后世,以德治天下,何德不有?水润天下,木立天下,火化天下,土养天下,金分天下,可谓五德俱全,何来单单周得火德?何来秦得水德?水滋润天下,秦暴虐天下,岂是挂个黑旗就说自己有水德?道是走出来的,德是行出来的,是谓“德行”,口说无凭。所以,人身就是“天德”,事在人为,不在于口头上理解的“天德时运”有何规律,全在于人的心理和行为,德行则兴,败德则衰,所谓天德完全应之于人事。

第一节 末代君王的德行有亏和国破家亡的关系

一、末代君王德行有亏的主要方面

1.残暴:自性无明 火烧功德林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凡是不能够无疾而终的,都是积恶所致。人或以为病死应算善终,其实不是。病者,过也。不良的习气就是过错,就是自己杀死自己的慢性毒药。喜好生气上火者,很难善终。一旦拥有势力,必成暴虐之人,其势必不长久。秦始皇如此,秦二世如此,项羽也是如此。太史公曰:羽起陇畮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资治通鉴·汉纪三》

以暴力争夺者,或者可以暂时得逞,但是古往今来,没有长久的,因为伦理上没有这样的结局。

2.乱伦:破坏伦常 即是乱世道

乱伦就是破坏伦理,究其根本,是愚昧加乱色淫心。没有不感得国破家亡的。

3.乱色:自染祸水 伤身即祸国

弗洛伊德和福科等人都曾不同程度地指出:性欲可以极其深刻地影响人的行为。例如,有观点认为埃及艳后的美艳是引发浩大战争的根源。如果她的鼻子矮一点,眼睛小一点,总之不管哪里不那么性感一点,可以避免一次生灵涂炭。同理的还有海伦引发的特洛伊之战、吴三桂的冲冠一怒、杨玉环的君王不早朝等等。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食色之性,人皆有之。古今中外的乱色史实果真证明了“红颜祸水论”吗?

前文已论述身外五伦就是身内五脏,五伦和五脏不分内外皆是五行。正是五行运转着世间的五伦关系和身内的五脏关系。如是反观所谓的“红颜祸水论”,不过是肚子疼埋怨灶王爷罢了。红颜,是眼遇之而成色相,心不着相何来红颜?自己着相不要紧,色心一起,随即照破。若能“发乎情,止乎礼”,何祸之有?及至随顺色心,放纵邪意,肾精外泄,连累脊髓、脑髓下流,动心而驰神,主昧自然十二官危。自然之理,自取灭亡,与红颜何干?作为君主,哪怕是一个单位的小头目,都依照其天命职务高低而负有大小不等的责任,自身衰败就是国家或者组织衰败,自身有祸就会祸及国家组织。所以万通董事长冯仑在《野蛮生长》一书中说“伟大是熬出来”,心胸是委屈撑大的,凡是一时快意感官的都容易诱发堕落。

汉文帝、汉景帝节俭自制,所以有文景之治;唐太宗克己复礼,君道自处,所以有贞观之治。真正的大英雄,不是马上征服天下的枭雄,而是征服自己欲望的人,谓之“大雄”。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征服自己的本性之欲,不论是性欲、食欲、贪欲,就一定可以征服市场。与其说被市场捉弄,不如说被自己的猴性捉弄;与其说市场阴晴难定,不如说自己心性不定。因为市场就是人性,市场就是众人心性的总体反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