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品牌印象(12)

模式3:定位 作者:林伟贤


 

可乐之争

百事可乐,众所周知的成功品牌,虽然比可口可乐稍逊一筹,但必须承认,可口可乐是世界第一,而百事可乐就是紧随其后的第二。为什么百事可乐具有如此强大的市场基础?除了百事可乐科学技术与市场推广的因素外,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它对自我品牌的

定位。

20世纪30年代,百事可乐的竞争策略就是低价,“花同样的钱,买双倍的可乐”,短期内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很明显,喜爱喝可口可乐的消费者不会因为价格上微小的差异而选择百事;相反,百事的策略更多伤害的是自己,在客户的心目中,它成了可口可乐廉价的模仿者。即使在部分对可口可乐没有很高品牌忠诚度的地区,随着可口可乐降价促销策略的推出,人们还是愿意选择名气更大的可口可乐,百事的策略就这样被化解于无形之中。事实证明,百事可乐无法通过降价来夺取市场。

20世纪60年代,百事可乐将自身定位为“年轻人的可乐”——新一代的选择,而将可口可乐定位为落伍老土的可乐。经典广告至今流传:考古学家挖掘出了数千年前的白骨化石,在化石的旁边,赫然有着一罐可口可乐。对可口可乐“正统”与“传承”的嘲笑成为了百事最大的卖点,百事可乐随即实现迅速腾飞,终于成为唯一能和可口可乐分庭抗礼的软饮料品牌。

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面对百事可乐的攻击,推出新配方可乐,反击百事的年轻人策略,企图以复制对手产品的方式予以反击。但是可口可乐忘了,如果要复制对手,必须用一个新品牌,不然会使原有定位在客户心智中发生混乱。果不其然,新可乐一推出就遭到可口可乐忠实客户的剧烈抗议,许多经销商都拒绝进新可乐,可口可乐不得不回归传统可乐的定位。

看了以上两个大型外企的案例,我们会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些外企的思考方式和我们许多中国企业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许多企业家考虑的问题依然是一个一个的战术问题,如何用管理激起士气,降低成本;如何用营销扩大宣传,提升销售;如何用财务合理避税,规划预算……甚至于一些进一步的细节:如何规划渠道,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如何培训业务员等。这些问题重要吗?重要,但只有基于正确的定位时,它们的重要性才能被发挥出来。这些问题就好像是我们的士兵,即使都做到最好,我们也不过是拥有一队强悍的士兵而已,但对手却坐在商业模式的航空母舰上,对手的士兵也许不如我们强大,但是他们只要开一炮,载着我们士兵的小舢板就被掀到海里去了……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成功者都是把精力集中于商业模式上,集中在定位上,只要这点做对了,那么其他即使有些做错也不要紧;但如果这点做错了,其他都对也没用。

定位错了,决策错了,企业就会患上“癌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