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中国地方卫视自己的路(4)

保卫电视 作者:李幸


目前中国数字(付费)电视的推进比较艰难,但一直以来为大众提供视音频服务的主要媒体--“免费电视”(观众仅付维护费),由于一地所能收看到的频道数量少则几十,多达近百,中国大多数民众已经习惯接受。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消费决定生产,“免费电视”就成为当下视音频服务领域里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其竞争之激烈有目共睹。

理论上能够覆盖全国的“免费”电视频道有中央台即将达到的18条,以及地方卫视(各省不只有一条,如广东省除广东卫视外还有南方卫视、深圳卫视)的近40条。从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关系看,只有中央台有能力实现全国性的分众化,地方卫视还只能够是“大众化”的。让优秀的有能力的地方卫视放弃全国性竞争的企图是不现实的,然而其要在多达能够覆盖全国的近60条的频道里崭露头角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地方卫视除了像湖南卫视那样经多年生聚占有综艺(娱乐)先机与龙头地位外,如何找到适合自己新的内容之路,就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中国电视从西方学到了很多,但由于全世界都没有中国这样的电视覆盖格局以及如此强大的“免费电视”体系,中国地方卫视终究必须自己摸索,而以“特色”而不是“题材”来定位地方卫视频道,以服务大众而不是分众来定位观众,这就是中国地方卫视继以综艺(娱乐)、电视剧立足之后探索出来的一条新的自己的路。

目前,江苏的“情感卫视”已获得初步成功,这是他们多年来专心致志的结果。众所周知,湖南卫视的领军人物十几年不易,其打造适合市场的电视产品的努力可谓孜孜不倦一以贯之。而鲜为人知的是江苏卫视领导人尽管数年一换,但十年来至少三任“掌门”均能励精图治而且一脉相承,才有如今的局面--“特色”之玉成,贵在坚持。

持之以恒不等于一成不变,江苏卫视在《人间》和《绝对唱响》这两个可以成为品牌的节目上,不断求新求变:前者由“天天90分”、“情感地带”发展而成为纯粹的带状栏目,并不断强化其叙事的小说化和情节的戏剧性,使情感故事更加好看;后者虽拿来国际上流行的偶像式“真人秀”节目形态,但经匠心独运的选手“配对”处理,着意突出“情感”,使频道既有的特色与新的节目形态融为一体。

为此我认为,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走自己的路”而90年代全面向西方学习之后,21世纪的中国电视已经开始成熟,提出和实现“走中国地方卫视自己的路”,是时候了。

(原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