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李侍尧得知和珅一行已入云南地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边疆省份,多年来李侍尧一手遮天,擅专威福,中饱私囊,俨然一个“土皇帝”。
云贵二省的地方官员,大多是李侍尧一手网罗、提拔的亲信。
而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李氏亲信,为官一方,又是因为贿赂的缘故。
如今终于东窗事发,奉旨查处的官员已到了家门口,难怪这位总督大人坐立不安了。
当然,在官场上久经风浪的李侍尧岂肯坐以待毙?急切之中,李侍尧祭起了在清代官场上最为流行的“避凶就吉”法宝:贿赂。
他派入悄悄去和珅一行下榻的馆驿,与和珅接洽,送上了一份厚礼。
然而,和珅何等精明,让来人将厚礼原封不动带回,并捎去话说:“臣等奉皇上旨意办事,不敢稍有徇私。
望李大人好自为之。
“其实,面对白花花的大笔银子,贪心丝毫不亚于李侍尧的和珅岂能无动于衷?只是和珅的权术远高于李侍尧。
在和珅看来。
查处李侍尧是自己一次极好的升官机遇,只要升了官,将来何愁弄不到银子?千万不能贪小利而乱大谋。
打发走了李侍尧派来的人,和珅与喀凝阿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
根据云南按察使海凝等提供的线索。
和珅等知道李侍尧的种种贪财敛富活动,大多是通过他的家奴或差役来运作的。
于是和珅立即下令将李侍尧的几个重要家奴逮捕审讯。
这些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初见和珅时并不惊慌,反而异口同声替李侍尧呼冤:“李大人认真办事,在云贵二省是有口皆碑的呀!”“李大人一心为百姓谋利益,决无贪赃枉法之事!”“冤枉——!”“请和大人明察!”吵吵嚷嚷,似乎李侍尧真的受了冤枉,反倒是他们有理了。
和珅亲自主审,见此情形,眉头一皱,喝道:“公堂上岂容你们噪舌?拖出去,各杖五十!”惨呼抢声四起。
如狼似虎的公差们为了向这位京城的“和大人”讨好卖乖,将李府家奴打得哭天抱地,皮开肉绽。
一顿板子之后,这些家奴老实了,一个个龇牙咧嘴忍着伤痛,谁也不敢再多说一句。
审讯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