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炎黄二帝与龙的结缘

龙图腾 作者:朱必知


“黄帝”、“炎帝”和“蚩尤”是许多古书中记载的我国远古时代的三个部落首领。“黄帝”族的发祥地在今陕西北部,后来他们向东迁徙,沿北洛水南下到今陕西大荔、朝邑,接着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折向东北,到达今山西省南部黄河之滨,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

传说中的“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称有熊氏。在定居中原地区的氏族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最强大,文化也较发达,很自然地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也成了神话中的汉族始祖。“炎帝”族的老家同样在陕西,位于岐山东面。他们沿渭水东下,再顺黄河向东,到了河南西南部,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神农尝百草”传说中的神农,就是“炎帝”,传说中的“炎帝”姓姜。

“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是原住在我国东部的夷人部落,其活动区域大约北至今山东南部,最盛时可能到达山东北部,西垒河南东部,西南到河南南部,南达安徽中部,东至大海。传说中的“蚩尤”形貌奇特,有的说他铜头铁额,兽身人语;有的说他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还有的说他头生利角,耳旁毛发似剑。他力大无比,还有八十一个弟兄,个个凶猛异常。

九黎族是最早进入我国中部地区的,炎帝族向中部推进时与九黎族不期而遇,于是双方发生冲突,结果九黎族暂时获胜,炎帝族被迫退往河北涿鹿。气盛一时的蚩尤,想继续扩大战果,于是主动进攻,发动了一场大战,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涿鹿之战”。

蚩尤的大军,浩浩荡荡向涿鹿杀去。黄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震怒,赶紧调兵遣将,前来助战。战争之初,炎、黄两族并不占优势。据说蚩尤有魔法,能呼风唤雨,还有腾云驾雾和行走如电的本领,搅得天翻地覆,但最终还是没能斗过联合起来的炎、黄两族,蚩尤被杀。其后,九黎族的一部分加入炎、黄两族,一部分南下到达后来叫做荆楚的地方,和苗蛮部落杂处。

“涿鹿之战”后,炎、黄两族之间又发生了冲突。《史记·五帝本纪》中说:“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坂泉之野。”这场战争是华夏集团内部之争,据说,原因是两兄弟水火不相容,各执“仁道”,意见不合所致。

根据传说,炎帝是太阳神,用火攻是他拿手的本领。但是,作为天帝的黄帝,乃雷雨之神。按五行说,水能克火。当炎帝发动火攻时,黄帝不费吹灰之力,一场倾盆大雨便把炎帝的火焰浇灭,然后率兵乘胜追击,将炎帝打败。炎帝从此逃到南方,成了偏处一隅的天帝。

因此,黄帝便成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远古统治者,而炎黄二帝的传说又与龙分不开。

炎帝神农氏,《潜夫论·五德志》载:“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帝王世纪》载:“神农氏母曰任姒,有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上述说法,均将炎帝的身世与龙联系在一起。这以后,有五龙氏。《索隐》说:“五龙氏兄弟五人,并乘龙上下,故曰五龙氏也。”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等史籍记载,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亦为龙种或与龙关系密切。黄帝是人文初祖,他本身就是龙,与龙的关系是人神合一。《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帝是“黄龙体”,“人面蛇身,尾交首上”,“黄帝龙颜”。《史记·封禅书》中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髯号。”

黄帝与其子孙不仅乘龙,而且升天也要乘龙,这似乎是个神话,但我国古代典籍中的这些记述,却不能只视之为一种神奇乃至荒诞的构想。若翻开《山海经》,我们还可从《大荒北经》、《大荒东经》、《海内北经》、《海外南经》、《海外东经》、《海外西经》中找到根据。其中有不少文字记述了炎、黄的子孙乘龙之事。特别是在《大荒北经》中还记下了黄帝战胜蚩尤的事,文中写道:“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儒学与中华文化传统符号《大荒东经》中则说:“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暝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由此不难看出,那时是一个龙、神、人并存的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