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立于龙身上的帝都建筑

龙图腾 作者:朱必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由于不断地改朝换代,中国古代的帝都有两百余座,每一座帝都,都建立了形制、规模相近的皇宫。但由于中国古代木质结构的宫殿很难保持数百年,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完整的帝王宫殿,仅仅只有两处:一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二是沈阳的清故宫。

《易经·说卦》有“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之句,所以古人也将龙应用在古建筑上,以前是以龙的造型来装饰建筑,现在人们发现,在建筑设计上,建筑艺术上,也常常以雄伟美丽来体现出“龙”的全部形态。最典型的龙建筑艺术存在于故宫。当你游览故宫,沉醉于辉煌的古建筑时,你是否认识到已登上了一条“巨龙”之背?

为什么会这样说?目前,地质矿产部科研人员通过遥感分析和历史研究发现,明朝永乐年间建造的故宫、开挖的中海和南海,恰似两条横卧着的“巨龙”,堪称今古奇观。

这两条“巨龙”头南尾北,结伴而生。天安门形似龙嘴,金水桥是颌虬,东西长安街如长髯,太庙、社稷坛为龙眼,形成龙身的故宫,太和殿是居中宝座,四个角楼有如伸向八方的龙爪,作为龙身隆起部分的是景山公园,一条“脊椎骨”直通龙尾钟鼓楼。这条“古建筑龙”身长9.5里。

另一条“巨龙”,半圆形的南海酷似龙头,中海与北海联成弯曲的龙身,龙尾什刹海摆向西北方。这条巨大的“水龙”和“古建筑龙”相映成趣。

故宫又叫明清紫禁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过了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统治和居住。直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出宫,才结束了作为帝王禁城的历史。故宫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殿宇房屋9 000余间。紫禁城的城墙周长3 400余米,和宽52米的护城河一起构成了一个坚固严密的防御体系。高大坚固的城墙、雄伟壮观的城门城楼、玲珑精巧的角楼,使紫禁宫墙显得更加宏伟壮丽。

北京故宫,是一个龙的世界。宫中的殿堂、石雕、帝后宝玺、服饰及御用品,无不以“龙”作为纹饰。故宫里有多少条龙?有人粗算,故宫号称有宫殿9999间半,以每殿有6条脊龙计算,有龙近6万,再加上宫内所有建筑装饰和一切御用品上的龙,大概有龙上千万。故宫龙之多,数也数不清。

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是故宫主体建筑。三殿矗立在三重汉白玉石龙墀上。龙墀石栏立望柱1 480根,栏板1 414块,每根望柱上浮雕着龙。而每重栏檐边都伸出一个巨大的石雕龙头,即螭首,共有1 142个。三大殿前后御道,铺设有雕刻精美的龙陛。

以太和殿为例。太和殿的门窗上都雕刻有精美的龙纹。殿门上的各处,都有雕龙彩绘:殿顶正脊两端的脊兽(即螭吻),是故宫最大的龙头;大殿重檐上有数千条瓦垄和瓦沟,上面都有龙形图案,数目难以计数。太和殿内的6根金柱上饰金龙蟠绕,殿顶的藻井也装饰有巨龙悬球;天花板由无数方格组成,方格内是“二龙戏珠”图纹,仅天花板上的彩龙就有3000多条。太和殿的宝座上也有9条饰金雕龙,昂首曲躯,其势如飞。座下部的须弥座上也是透雕金龙。座后是一面巨大的九龙屏风。

当然,龙并不是只存在于三大殿,故宫的其他地方也是蟠龙飞跃。比如说,储秀宫的铜龙在故宫的众龙中也享有盛名,它高1.6米,长约1.7米,栩栩如生,金光熠熠。

我国古建筑有自己深刻的文化内涵。受《易经》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人对建筑的装饰用色方面亦有选择,如为祈求幸福与富贵而设计的宫墙全用赤红色,为祝祈平安则用青色,黄色是皇帝专用的颜色,封建皇帝的宫殿全以黄色釉瓦为屋顶,内部装饰也多以黄色或黄金做的金箔粘贴于宫内各方面,因为黄色是中央之色,所以就成为皇帝所专用的颜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