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给孩子“温室”,就是舍弃了孩子“优秀”(2)

好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晨曦


这位妈妈以自己的理由阻止孩子,她没考虑到孩子也需要社交,需要和同龄人在一起。虽然是郊外、野炊、观察植物,也许孩子观察不出什么,可是孩子的快乐在于和同龄人一起玩耍的过程。同时,她也夺走了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孩子“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差”不正是由于他一直缺少锻炼的机会吗?培养孩子要照顾自己的一个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来了,她却又要夺走。她在这件事上和孩子发生意见冲突,在她的“强制”下,孩子不得不屈服,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意见总是得不到尊重。这样渐渐地会让孩子形成要么逆反心理很重,要么毫无主见的性格;而且孩子也很容易形成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思维方式。家长因为有自己的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担忧,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炼机会。

在这里,我所说的放手让孩子去做不是一种冒险,而是要让孩子通过自身体验,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能力,从而也能在实践中学会防范危险。如果家长总是怕孩子出意外,总是保护得严严的,将来孩子真遇到什么事,可能就没有能力和勇气去应对了。怕孩子吃饭噎着,难道就不让孩子吃饭吗?怕孩子摔跤,这辈子就不让孩子走路了吗?

孩子出行,安全是第一的。这也就需要家长平时多注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他学会照顾自己,保护自己。在这个基础上,要尽可能早地让孩子独立去从事各种活动。一旦觉得可行,就高高兴兴地让孩子去做吧。

“潇洒走天下”真好

看到一则故事说,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从学会骑自行车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利用假期在中小学期间就独自骑遍全国各地。她的父亲是一位教育意识非常好的家长,鼓励女儿独自远行。小女孩在一次次的远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独立的能力,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孩子。

这也就说明儿童其实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并不总是愣头愣脑,像父母想象的那样凡事不知深浅。如果家长能给孩子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丽文和先生的事业都很成功,女儿妞妞在各个方面也极为出色。妞妞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优异,与同学们的关系相处融洽,办事能力很强,一直担任班级团委书记职务。在高中繁忙的学习期间,妞妞在学习之外,除了班里的繁琐工作外,还主动帮助学校团委书记担任学生助理,周末组织各班班干部一起去商家、公司给学校拉赞助,和同学们创办的班刊在学校各班中相传展示。

和丽文多年的好友之情,我可以体会到他们作为家长的智慧。如果要我概括他们的做法,最基本的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在这个信念下,很多做法听起来都有些让人难以相信。

妞妞上幼儿园时,从她家到幼儿园需要乘坐四站公交车。丽文送妞妞去幼儿园一年后,到妞妞上幼儿园中班时,丽文觉得妞妞已完全知道这段的路线了,而且从公交车上下来不用过马路,站点不远处就是幼儿园,路上的注意事项也讲过多次了,于是丽文就对妞妞提出:自己去幼儿园,爸爸妈妈不再接送她了。妞妞心里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害怕,第二天自己一个人去幼儿园。丽文和老公也不放心,悄悄跟在妞妞后面观察,等确认没什么问题以后,就真撒手不管了。后来,妞妞很安全地度过了整个幼儿园时期。而妞妞也比一般孩子要成熟得多。

妞妞在家里并不是“小公主”,经常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凡妞妞自己可以做的,绝不帮忙。有时候他们二人工作忙时,妞妞自己在家也不会饿肚子,还帮妈妈把做饭用的材料准备好,如会择好菜、淘好米等。

其实丽文和老公并非是那种因忙于个人事业而疏于照顾孩子的人。表面上看,他们在家里有些不作为,其实这正是他们的用心之处。他们不在简单的事情上乱插手,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让孩子安全、独立地做事上。

我觉得,家长替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去替孩子做事。丽文对我说,自己让妞妞独自上幼儿园这件事,她和先生提前做了许多论证,把每一个细节反复斟酌和跟随了孩子一周,确信孩子掌握了安全常识,在对孩子的安全有把握的情况下,然后才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假期让孩子独自回老家或亲戚家及外出旅游也是这样的。而这个过程其实远比自己陪着孩子更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