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沃伦·巴菲特童年:“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大富…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创富经 作者:朱仰晴


生于股市崩溃期的敏感男孩

巴菲特曾回忆说:“1929年秋天,我母亲怀我的时候正赶上股票市场崩溃。我的父亲当时是一位股票经纪人,1929年秋天股票市场崩溃之后,他不敢给那些遭受损失的人打电话。所以,每天下午他不得不待在家里。”

沃伦·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国西部一个叫做奥马哈的小城。在家里的三个孩子中,巴菲特排行老二,也是唯一的男孩。他母亲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是个身材娇小、性情开朗的女人。她为人随和,是公认的贤妻良母,也有着“很好的经济头脑”。正如巴菲特的回忆中所说,他出生时正赶上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由于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投资股票失败导致血本无归,一家人在生活上不得不勤俭节约,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母亲为了能给家里人省下一点咖啡钱,甚至连教堂朋友组织的聚会都不能去参加。

沃伦·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性情严肃但为人和善,他对沃伦·巴菲特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他把儿子带入了股票和债券的世界,并为儿子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就目前大家掌握的情况而言,老巴菲特对于数字的精明还不敌儿子,他对赚钱的兴趣也不如儿子那么浓厚。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沃伦·巴菲特从舒适安逸的家中跑出来,甘愿在赛马场的地上爬来爬去捡票根呢?究竟又是什么,使得多年以后的他在商业伙伴面前一展身手呢·他能够心算复杂的算术题,记忆力之强就像一部活百科全书一样。沃伦·巴菲特的妹妹罗伯塔断言:“他生来就如此。”

大家公认巴菲特一家都很温文尔雅、性格平和,而且做事能持之以恒。他们精于生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最早来到美国的巴菲特家族先辈名叫约翰·巴菲特,是法国的一名纺织工人。1696年,他在长岛北海岸的亨廷顿与汉娜·泰特斯完婚。巴菲特夫妇一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后都在长岛居住,以种植业为生,但是他们志存高远,这与家族的简朴生活很不相称。1867年,悉尼·巴菲特受雇为他的祖父泽布隆·巴菲特开垦农场。当悉尼·巴菲特听说每天的工钱只有50美分时就愤然离开了农场。他在找到一份工作后,驾着马车离开了奥马哈。1869年,他开了自己的杂货店。当时,奥马哈城还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巴菲特一家的商业氛围就已经很浓厚了。这家杂货店的位置与后来美国富人办公的林荫区相隔只有英里。

霍华德执意不再让儿子经受自己曾经忍受过的苦难,他也决意作为一个父亲,不会像欧内斯特那样贬损自己的儿子。他对巴菲特一直抱有信心,对巴菲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坚定地给予支持。因此,尽管巴菲特继承了母亲的乐观性格,但他的整个世界还是围绕着父亲转。

在霍华德看来,罗斯福正在让美元日益贬值,于是把家里的金币发给孩子们,还给家里添置了许多漂亮的装饰品,不仅有水晶吊灯、纯银的碟子,还有来自东方的挂毯,因为他认为有形资产比美元更能保值。他甚至储存了很多罐头,还买下了一个农场,为的是在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能给家人找一个避难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