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热钱猛于虎(10)

热钱阴谋 作者:段育文


(5)油它去

国内食用油零售价明显上涨,涨幅达到15%左右,于是网友们仿造流行的词语,创造出了“油它去”这么一个说法。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糖高宗”再到“苹什么”、“油它去”,层出不穷的新词看似调侃,实际已变成释放生活压力的一种无奈之举。

(6)海豚族

海豚族就是海量囤积食品一族,因为食糖、酒类还有食用油等基本食品都疯狂涨价,导致一些人在其进一步涨价时候,开始囤积粮食,所以这些市民被统称为海豚族。海豚族的习惯用语是:朋友,今天你海豚了吗?

5、房奴之后再出新名词“菜奴”、“果奴”

中国蔬菜、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2009年来一路上扬,走势不逊于高企的楼价,把全国通胀预期推向警戒,网络上甚至出现了自称买不起蔬果的“菜奴”、“果奴”。

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那些每天拿“菜篮子”的主妇,近日相见都不免抱怨一番“当家”的不易。上海媒体形容,现时蔬菜价格已进入“元时代”,即鲜有以几毛钱论斤的蔬菜。

据官方统计部门公布,2010年3月-4月份全国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8%和24.9%。CPI统计中食品的权重占到33%,蔬菜价格大涨,成为拉动CPI上升的重要推手。

农产品之所以“升”势凌厉,既有天气因素,也有热钱的炒作。2009年年底以来,楼市遭遇调控、股市疲软,市场上大量闲置资金便借“干旱”题材炒作大蒜、辣椒等农产品。热钱不断涌入农产品现货及期货市场赚取暴利。农产品大幅涨价,两成是因为天气,八成则是因为热钱在炒卖。

·“菜奴”

2010年10月,网上流传着一份“菜奴省钱攻略”,网友称,当了房奴、车奴,如今在高涨的菜价之下,不少人又增加了一个“菜奴”的光荣称号,不少人开始纠集伙伴,探讨“菜奴”的省钱之道。

如今的80、90后,身上肩负着多重负担,在房子面前充当“房奴”的角色,在孩子面前又是“孩奴”,而菜价的上涨让更多年轻的主妇感觉到了压力,面对蔬菜上涨的趋势,她们自嘲变成“菜奴”。于是,“尽量等菜场快下班再去买”,“锁定一个固定摊位买菜”,“在阳台花盆里种点葱”等招数开始流行,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买菜省钱攻略”。

菜价的上涨也让不少餐饮店开始头疼,为了保本只能少放一些贵的调料,青菜反而成了赔本生意。经营餐馆的业者开始琢磨青菜菜品提价,但又怕流失了老客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